第37章 0037

林柳从善如流:“夫子好。”

盛蔓点点头,看向旁边坐着的贾敏:“这学生我收了,我们来谈谈待遇问题吧。”

贾敏失笑:“你呀,我难道还能让你吃了亏?”

盛蔓伸手拉着林柳的手,走到一旁坐下后才开口:“你倒是不会让吃亏,却也不会让我占了你的便宜,这么多年了,我还不知道你的性子?”

贾敏无奈,只能将自己早已想好的待遇说出来:“每月二百两银子,住在别院,衣食住行都由林家负责,府上还会指派给你两个粗使婆子。当然,若是你没有伺候的丫鬟,我身边这些个□□好的丫鬟,除了星花外,你都可以挑走。”

盛蔓摆手:“你的丫鬟我可用不顺手,我自己带。”

贾敏点头:“知道你嫌弃,我才没提前给你准备。你还有其他要求吗?若是有什么不满只管提,我们两个不用讲究那些个虚礼。”

盛蔓想了想,倒真提出了一个要求:“其他倒还好,只一点,我授课的时间得和林如海岔开,我院子里打扫的下人也不能是男人。这些男人一向臭不可闻,我可不愿与他们见面。”

贾敏无奈地看着她,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林柳有些好奇:“母亲和夫子以前认识吗?”

贾敏正要回答,旁边坐着的盛蔓却伸手过来,轻轻掐了下林柳脸上的肉,等将她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盛蔓才松开手:“我与你母亲当年并称京城双姝,不但认识,还是人尽皆知的宿敌呢。”

林柳愣住:“宿敌?”

这看起来也不像啊?

盛蔓大笑,伸手拿过小几上放着的干果,一边吃一边开口:“这不是我们两个成婚后,都过得不如意,于是被当年不如我们的那些人嘲笑了许多年吗?久而久之,我们两个倒也生出了几分同病相怜的心思,关系这才变好了。”

贾敏点了点头:“我和你夫子以前的关系可不好。”

虽然都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可一个是勋贵出身,一个家中却世代清流文臣,各自的圈子都不是一个。接触的机会少,又总是被放到一起比较,关系能好才怪了。

盛蔓笑着看向林柳:“这次若不是你母亲写信请求,我可不会到林家来。”

林柳好奇:“夫子以前教的是哪家的姑娘呢?”

盛蔓放下手中的干果:“奉国将军家唯一的女儿,涂清,你知道吧?”

林柳认真回忆许久,摇头:“不记得了。”

她虽然已经跟着贾敏出去参加过不下十次宴会,但因为性格,并未与其他姑娘产生太多交集,认识的人也少。

而钱曼与贾敏算是有仇,钱曼的女儿她怎可能去接触。

盛蔓眼底闪过一丝讽刺:“不知道挺好的,那户人全家上下脑子都有病!”

贾敏好奇:“钱曼虽然性子不怎么好,但我听说奉国将军疼妻如命,女儿也知书达理,怎么,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

盛蔓张了张嘴,但在话出口的前一刻,停了下赖:“我到底做过涂清的老师,她家的事儿再不妥,我也不好拿出来说给你听。若不然,等以后我离开林家了,再去教其他人,你还不得怀疑我将林家的隐秘拿出去告诉别人?”

这话说完,她还是补了一句,“我记得钱曼最喜欢针对你?便也告诉你一句,让你开心开心:钱曼以后的日子,只怕不好过。”

贾敏愣了,有心想问,但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盛蔓最喜欢的,便是贾敏的知情识趣。

不理贾敏深思,她转头看向林柳:“小麒麟想要先学什么?琴棋书画,不论哪样都是要长时间练习的,就是全部要学,也得分个先来后到……”

这对新出炉的师徒俩,就这么旁若无人地谈论学习。

贾敏回过神,见状不由摇头。

她转头冲着星花等人招招手,悄然起身,将正堂让给了这对师徒。

两人关系好,她可是乐见其成。

见过林柳后,盛蔓便确定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留在林家教学。既然如此,她总得回家收拾行李。

正好一月期限到了,林柳也该到国子监去接回林龟龄小朋友了。

师徒二人就此分别,去做各自的事情。

林柳让人准备好马车,带着两个丫鬟就要出府。

也不知怎么地,这事儿被双胞胎给知道了,两个孩子顿时哭着嚷着,说要陪着姐姐一起去接哥哥。

两个孩子之前出门去送龟龄,却在半道上睡着了,回来后醒来,可是大闹了一场。虽然很快被林如海镇压,但当时的情景还是给林柳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所以听说双胞胎哭着想去接龟龄的时候,林柳都没怎么犹豫,便干脆答应了双胞胎的要求。

既然两个小的要去,贾敏自然不可能留在家里。

于是本来只有林柳一个人去接人的行程,一下子就变成了全家出动——

除了还在上班的林如海,以及尚在国子监等人来接的林龟龄,林家剩下的人呢都坐上了马车,勉强也算得上是全家出动了。

林龟龄小朋友在国子监内受了一个月的“委屈”,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假,几乎是在“放假”这两个字从老师的嘴里说出来后,他便直接冲出了课堂。

周薪与吴铭两人这一个月一直听着龟龄念叨姐姐,早就知道他归心似箭,追了一阵后发现追不上他,便干脆停下脚步,慢慢地往回走。

只是看两人表情,对林龟龄小朋友这番“见姐忘友”的举动,还是有那么一些些的不满。

不过想到这一个月来在林龟龄那儿吃到的零食大礼包,两人对视一眼,还是选择的原谅——

没办法,要是不原谅,下个月吃不到那些好东西了怎么办?

林龟龄可不知道自己与好友们的感情不但险些破裂,竟然还是靠着家里准备的零食大礼包才面前维系下来。若是知道,只怕下个月周薪与吴铭这两个家伙,一点儿零食也捞不到。

他回到宿舍立刻叫来林大收拾行李,龟龄不擅长,但林大可是做惯了这些活计的,很快便将所有要带回家的行李都打包好了。

林龟龄见状,走到一旁给两位好友留下一张纸条,然后便迫不及待地带着林大往大门的方向跑。

到了门口,林大小声建议:“松大爷,可需要老奴去租赁一辆马车?”

林龟龄连连摇头:“姐姐说了,她负责亲自接送!”

说完拉着林大走到大门旁边,“我们在这儿等着,别挡了别人的路。”

主仆二人没等一会儿,林家的马车没有出现,同样回家的贾珠却认出了林龟龄:“龟龄表弟,你在这儿做什么?”

林龟龄行礼后答道:“等姐姐来接我。”

贾珠顿了顿,干脆走到他身边:“正好我也有事儿想要告诉林姑妈,干脆也在这儿等着好了。若是林姑妈来了,我直接告诉她就好,也免得让人多跑一趟。”

林龟龄凑到他面前:“什么事儿?你和我说,我回去告诉母亲不一样吗?”

贾珠张了张嘴,摇头:“你还小,不好将这事儿告诉你。”

林龟龄皱眉,有些不满贾珠拿自己当小孩儿的态度。

但他坚持不说,龟龄也没办法。

不一会儿,国子监便出来了不少学子,三五成群地,络绎不绝。就连原本被龟龄甩在身后的周薪与吴铭,都已经收拾好行李出了大门。

两人见到龟龄,还有些疑惑:“你不是早就走了吗?怎么还在这儿?”

龟龄摆摆手:“我姐姐从家里赶来,不得要时间的啊?”

周薪无语:“那你急什么?”

“这不是,”龟龄眼珠乱转,“第一次放假,没经验嘛。你们两个不急着回家吗?赶紧走吧,我还要等姐姐。”

吴铭做事谨慎,看他等了这么久也没到,不由担心:“要不,你还是坐我的马车回家吧?万一你姐姐忘了来接你呢?”

龟龄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我姐姐才不会忘记!”

吴铭无奈:“可是你家的马车这么晚还没来。”

“说不定是路上遇到了什么事儿,耽误了呢?”林龟龄不想让朋友陪着自己一起等,“你们家里的马车已经来了,还是先走吧。我相信姐姐,她既然答应了我,就一定会来接我的。”

姐姐若是不愿意,一开始就不会答应,一旦答应,就没有失约的。

林龟龄很相信林柳。

见两人担心,他转身指了指身边的贾珠:“这是我珠表哥,有他和林大陪着我一起等呢,你们放心回家吧。”

周薪与吴铭对视一眼,又劝了龟龄几句,见他仍旧坚持要等姐姐,只能挥手告辞,坐上了自家的马车。

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林家的马车还没来,贾珠也有些担心了:“龟龄表弟,表妹真的说了今天要来接你吗?”

林龟龄点点头:“珠表哥放心,我姐姐一定会来的。”

林大跟着开口:“珠大爷放心,今日就算大姑娘不来接松大爷,总会派遣林家的下人过来接,不会出事儿的。”

顿了顿,他看向贾珠,“珠大爷可是赶时间?若有什么急事儿,您不如先走?等大姑娘来了,老奴会将您过来的事儿告诉她的。”

贾珠犹豫之后,摇了摇头:“不是什么大事儿。”

说完便站在一旁,没再开口。

林大见状,也不好再打探什么,干脆退下,安静地守在林龟龄的身边。

没一会儿,国子监内又出来一个人。

林龟龄下意识看了眼,发现不认识,立刻移开了视线。

贾珠却一眼就认出了来人:“季崧?你也在国子监读书?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没听说过?”

季崧听到熟悉的声音,停下脚步看了过来,发现是贾珠,眼神闪了闪,走到他面前:“珠大哥,你怎么在这儿?”

贾珠笑着指向龟龄:“陪我表弟等家人。你呢?”

季崧指了指国子监外面那条街上停着的一辆华美的马车:“这不是放假吗?正准备回家。”

两人虽然认识,到底不熟,于是点头后准备离开。

恰在这时,一辆马车骨碌碌地来到了国子监门口。

三人看去,立刻认出了马车上的林家家徽。而后,三人不约而同地向前走了一步……

龟龄回头,绷着小脸看向季崧:“这位兄台,你认识我家马车?”

季崧一愣:“你是林家人?”

顿了顿,突然想起林家确实有个五岁大的小儿,顿时大笑出声:“原来你就是林姑娘的弟弟吗?你好,我是平南伯家的长子,与你姐姐是朋友,你可以叫我崧大哥。”

龟龄有些抵触地看着他:“我怎么不知道我姐姐交了朋友?你别胡说八道!”

季崧愣住:“我没胡说八道……”

林柳下了马车,一眼就见到气氛不怎么对的三人,有些疑惑地走到三人面前:“珠表哥好,崧大哥好。”打完招呼,看向林龟龄,“你们在说什么?吵架吗?”

龟龄摇头:“没有吵架。”

担心林柳再问,他机智地转移话题:“母亲今天来了吗?珠表哥说有事想要告诉母亲。”

林柳抬头看向贾珠:“母亲今日也来了,就在马车里。”说完轻轻推了龟龄一下,“你带着珠表哥去见母亲。”

龟龄瞪了季崧一眼,不甘不愿地带着贾珠来到马车前。

贾敏在马车内也听到了几人对话,此时已经掀开了车帘等着贾珠过来。

一番寒暄之后,贾珠请林柳与季崧将三个小的带到一旁,等确定三个小孩儿听不到,他才进入正题:“家里今日派人过来给我传信,说是大伯屋里的李姨娘,因病去了。

因着她为大伯生了个女儿,老太太准备给她办一场丧事。

我想着,虽然李姨娘的身份还够不着请您上门,但总是要告诉您一声的。如今遇上,就顺便说了,也免得再让府上的人过来通知,染了晦气。”

贾敏愣住:“李姨娘,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