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第 362 章

涵休在现代虽然也是富家子弟出生,但是好歹勉强也是同步经历了家里人从穷到富的过程的孩子,富二代这个名字套在他身上十分应景。

只是,何家说得好听点叫新贵,实质还是属于暴发户、乡村土豪。

加上何家人信奉的是奉公守法报平安、安分守己做生意,对所谓的上层社会不大感兴趣,即使身家已经完全能踏入所谓的阶层,也没有太趋于往那个乱七八糟的圈子钻的想法,很多东西都是面子过得去,日子过得轻松就行。

因此,放弃家业的涵休还真没有太真切地体会过,所谓的上流气息。

但是这位大兄弟就不同,妥妥的上流富贵子弟哇

一路走来,涵休就是再迟钝,也发现了,不管是跟着大兄弟一起前去接他的人,还是一路上无缝接应着他们兄弟,为他们安排衣食住行的人,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反正绝对不是王晗佑轻飘飘说的,是单纯只是花钱就能聘用到的人。

从言行举止看来,说这些人说死心塌地地奉大兄弟为主也不为过。

这样的感觉,在五进大宅的大门打开的瞬间,就更加明显了。

一下子遭受古代森严的权贵阶层气息进攻的涵休还真的有点受不了,想转身就走。

王晗佑看出了涵休的紧张和不适,开口解释:“这座宅子是我们娘亲的嫁妆,外公为父亲上京赶考重金买下的,母亲改嫁后,就落到了我的名下了。如果你没有出家,这里也有你的一半的。”

重点是出家!

大夏朝的开国女皇,似乎对垄断大批田地却不交税的宗教人士十分看不起,建国之后,对宗教人员的产业数量和行为准则都重新定下了严明的法律法规。

什么杀人犯、重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在大夏朝是不成立的。

只要是罪犯,只有受法律制裁一途,没有什么说出个家就无罪的说法。

出家人的产业虽然不用交税,但是却有严格的最高上限的,富余不可能,但是饿不死。

像是皇觉寺、皇家道院这些,宗教人数超过五十的,财政必须对朝廷公开,朝廷有审核查阅宗教之地财务的权利……

官府不管民众布善施斋多少,也不管这些收了民众善款的宗教组织如何使用花费,但是双方的财政一定要公开透明。

反正出家了,就别想还能拥有土地万千、家财数万、奴仆环绕了,宗教人员是没有养奴唤婢、享受奢侈生活的权利的。

武皇的意思是,既然出家了,就得要有出家人的样子。

王晗佑觉得,这都是开国时候,民生凋零,人口大减给逼的。

那时候,没少人因为想逃避徭役而出家,特别是偏远地区,山贼、强盗为了躲避官府的制裁,这一招更是屡见不鲜。

作者有话要说:涵休:也……不用这么拼。

ps·么么哒

感谢在2021-12-1819:43:572021-12-1923:46: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东临8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