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五属功法必定据此相生相克,此大谬也。”突然语气陡变,峰回路转。
赵云一惊,继续看道:“君不见烈火涸水,洪水决堤乎?此则火亦可克水,水亦可克土。
拘泥五行相克之论,刻舟求剑耳。五行根本之道,非相克,非相生,而在于相化也。”
他又惊又喜,兴致勃勃的往下读阅。
“以薪火之力,可以沸锅水。然以薪火之力,安能沸江湖耶?非火不可克水,势不足矣。水火相克在于彼此之势,势不敌则力不逮。
力不逮时安奈何?惟有变化矣。以强势之火,敌弱势之水,则火克水。以等势之水火相敌,火恐不逮。
倘能化火为等势之土,则可以克水。以弱势之火,敌强势之水,火必被克。但倘能化火为等势之水,则可以求生……”
赵云看到这里,拍掌大笑:“好!好好好!水与火相克,并没有必然的结果,而是在于两者的‘势’谁强谁弱。
如果火处于强势,自然可以战胜水。如果处于等势,化火为土,就可以战胜水。即使处于弱势,化火为水,也可以处于不败境地!”
这道理其实极为简单,但世人受五行相克论所囿,无人逆向思考,作出这惊世骇俗的推断来。
但是,火又如何转化为水或土呢?
既然万物皆有五行属性,难道这五行属性,也是可以改变的么?
赵云脑中又忽然一片混乱,接着往下看去。
“……万物均有五属灵性,因强弱而分五行。木属之物,并非全无金水火土四性,相较弱耳。而其五行属性无时不在变化之中,此则何以沧海为桑田也。
五行相化,便是以意念力控制某物或自身之五行属性,调整变化,顺应时势。
言易行难,若无极强之念力、五行修行之体验,自然无法做到。上古至今,能五行变化者,不过九人而已。”
看到此处,赵云才知这五行相化,竟是凌驾于五行功法之上的艰深法门。
要想随心所欲地改变五行属性,不但需要有震古烁今的念力,还要对五行功法都有所掌握。
赵云失笑,喃喃道:“倘若真有这么一个人,他早已无敌天下,又何必修炼这五行相化的功法?”
但是,他想到竟有九人能如此随心所欲地变化,直如神仙,仍不禁悠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