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句,是描写诗人当年的英姿豪气,以及与薛军激战的情形。
前四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少年时期,英气逼人,提戈持节,英勇杀敌,心胸高如空中的朗朗晴日,志节如同秋霜一样纯洁。
后六句,诗人以一系列新颖的意象来作比喻:
唐军在征战之时,其锋芒所向,有如惊电骤起,其势如长河奔涌,一泻而出。
薛军的营垒如同天外星陨,顷刻粉碎沉落,而兵阵亦如风卷横云,顿时四分五裂。
只是一次大战,便使得敌军的气焰大为收敛;再次战斗,就将凶暴的敌人(鲸鲵,古人认为是凶猛的大鱼,雄者为鲸,雌者为鲵)彻底消灭。
在这六句中,诗人略去了战争中的细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形象,一气直下,势如破竹,力如千钧。
赵云最喜欢的就是前十句,用来营造意境,也会很有气势。
第二大段,写重过战地的所见所感。
当年双方激战的痕迹,似乎被沉沙掩埋,看不出什么迹象了,只有军灶还依稀地残留着一点痕迹。
这里的‘减灶’,实指军灶,同时也补足了上一段对战争的描写:不仅有战场上力的明争,而且有帷幄中智的暗斗。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那中原上的水波,在晚霞的照射下,多么明净;远处的峰峦有如莲花,在薄雾的笼罩中,显得朦朦胧胧。
斗转星移,世界转眼之间千变万化,人间万物,今非昔比。
想想多年来的沙场浴血奋战,看着眼前的太平天下,不禁深感欣慰。
这首诗全篇采用今昔对比,既有英姿勃发的少年豪杰的形象,又有气概浩瀚的英年帝王的形象。
既有激烈的沙场征战描写,又有和平时期的图景。
既有世事沧桑,万物无常的感慨,更有气吞长河刚健奔放的帝王气概!
赵云的意念,早已在星图中模拟过无数遍,竟将这一首的意境,与地煞星辰变已领悟出来的十三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斗转星移、星光熠熠、地动星摇、月落星沉、长河星落、群星璀璨、大步流星、星舞九天、北冥吸星、天马流星、星罗棋布、星龙八音、星海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