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在高丽当太上皇的时候,采取的是间接统治的方式,高丽小朝廷在台面上人物,都是心向大汉的丽奸官僚。
间接统治的方式,在殖民的地区,抽血的方式具有比较强的隐蔽性。
总而言之,在台面上干坏事的,都是丽奸官僚,李家军则隐于其后,好处却拿到了绝大部分。
可谓是,利益丰厚,骂声较少,好处多多!
在平卢,李中易推行的是一杆子插到村的政务体系,村正和亭正负责管理乡下的行政事务,以及预备役民兵的训练。
然而,在平卢试点的期间,有些在战场上不怕流血牺牲的村正、亭正,居然被糖衣炮弹轻而易举的击倒。
他们不仅暗中收受贿赂,更有甚者,对李中易定下的土改政策,竟然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反而一屁股站到了土豪劣绅的那一边。
所谓山高皇帝远,顾名思义,在皇权控制不到的地方,村正或亭正只要勾结了当地的大户,既掌握了乡下的兵权,又有丰富的财源,那就是当地的土皇帝。
天下尚未平定,少数老部下却已经倒在了反的屠刀之下,李中易心里很不好受,也一直憋着一股邪火!
李中易心里也很清楚,他的部下们,原本都是文盲土农民。李中易强迫他们识字之后,再想让他们变成干练清廉的合格官吏,仅靠办几期军政速成学堂,显然是做不到的。
核心问题是,李中易的地盘膨胀太快,他手下合格的文官和吏员又太少了,这是典型的人才匹配矛盾。
天下的读书人,此时尚未归心于李中易,导致文臣集团几乎不和他合作的窘境,这也是李中易的手上缺乏政务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当了家,才知道那句老话果然没有说错:打天下易,治天下难!
难,就难在,既要裁减冗官冗员,又要提高行政效率,还要真正做到抑制贪腐!
历代的皇帝,也都痛恨贪官,因为贪官们贪的都是皇帝的家当。但是,受限于见识格局的束缚,皇帝们要想坐稳江山,又必须利用贪官帮着治理天下,甚至惟恐他们太过清廉人望过高,从而严重威胁到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