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走进政事堂的时候,两府的宰执们,无一例外,全都在座。
无视于两府重臣各自不同的目光,李中易不慌不忙的迈着四方步,走到范质的跟前,拱手说:“范相公,在下一接到消息,就马上赶了来,却不料依然来迟了。”
范质摆了摆手说:“无妨,李参政快快请坐。”他的视线友有意无意间掠过李谷的身上,面上不露声色,心里却颇有些看不上李谷的狭隘心胸。
李中易这个参知政事,虽然不坐班,不轮值,没有签押权,可是,却有重大事务的参与权和建议权。
站在宰相的高度之上,李谷的所作所为,无疑已经落入了下乘,为人所不耻辱。
和往常一样,李中易慢条斯理的坐到了枢密使王溥的身旁,保持着眼观鼻,鼻观心的姿势,静静的等待下文。
“诸位相公、枢相,今日请主公来此议事,主要是为了……”范质慢吞吞的把事情的经过,完整的述说一遍,“请诸公畅所欲言。”
李中易听清楚了来龙去脉之后,心里暗暗叹息了一声,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坏事情都赶在同一时间爆发!
局势,比李中易想象之中的情况,还要糟糕得多!
契丹人虽然在内战之中,可是,西京道留守耶律胜,依然拼凑了三万骑兵给拓拔彝殷,领军的大将乃是耶律敌禄,此人的汉名为:杨衮。
不过,后世的民间演义,却错误的把耶律敌禄,误为金刀令公杨继业的父亲。
杨继业,也就是杨业,原名崇贵,他的老爹可不是杨衮,而是前麟州刺史杨弘信。
历史上,杨家将归宋之后,因为宋太祖赵老二的亲爹,名为赵弘殷,所以,杨家为了避讳,被迫将已经故去的杨弘信,改为杨信。
目前,耶律敌禄和拓拔彝殷,已经率军从胜州南下,目标直指折家的老巢,府州。
耶律敌禄的契丹铁骑南下,直接让柴荣牵制北汉的战略目的,彻底落空,西北诸州全线告警。
南唐现任国主李璟,也就是后主李煜的亲爹,当初为了避开南唐信祖的名讳,改名为李景。
也不知道李景哪里来的勇气,居然派了清淮军节度使——林仁肇,率军八万北上,欲图收复被大周抢去的江淮十三州之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