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显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哦”了一声,急切地问道:“医生,可不可以给我查个流感,我怕真的是流感,回家传染给孩子。”
赵彬一听就知道病人没有理解到自己的意思,于是又解释了一边:“肺炎,是肺上细菌感染了,和流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病。你有流感的担忧,我觉得这个担忧合理,也可以查,但是治疗的关键是肺炎。肺炎的治疗,标准上疗程10-14天,要用抗生素。我建议最好是呼吸科住院输液治疗。”
病人纠结了起来:“家里还有孩子……老年人带不好小孩,我们小孩特别粘我,我不想住院啊……我住进去,孩子怎么办啊?”
赵彬劝她:“有孩子,更应该让自己身体早点好起来。”
病人终于听了他的建议,同意办理入院,去呼吸科住院治疗。
处理完这个病人,他又滑动鼠标,点击“下一个”,叫号让新的病人进来。门口又传来咳嗽声。赵彬在心底默默叹气,想着待会儿下班也要给罗铭遥发个消息,罗铭遥这个月转呼吸科,咳嗽的病人肯定很多,本部那边重感染病人多,有的长期住院病人可能还有多重耐药菌感染,要给他说一声,必须带好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
C大附院本部的呼吸科,目前已经住满。平时就常规满床的病房,现在已经加床都住不下,但是重病人实在太多,迫不得已,护士长把陪护床搬了几个出来,又算是加了四个床位。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没有其他合并症状的,根本不收了,只能在门诊输液或者口服抗生素治疗。病房里的病人都是基础疾病又多,感染又重,甚至生命体征都开始波动的。
罗铭遥不巧在这个月转到呼吸科。
这简直就是心内科的开始时候的噩梦重现。除了病房第一个夜班,换了科室,夜班之神对他进行了新一轮的下马威。
下午刚转了一个快不行的慢阻肺急性发作去ICU,空了一个床位,马上就从神经内科转进来一个病人。罗铭遥跑过去接病人,看到病人是个青年男性,问个主诉就是“发热伴咳嗽、咯痰3+天”,转科诊断也只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没有其他诊断。这个时间里面,转个普通肺炎病人进呼吸科,病人多半有点其他什么情况。看完病人,他机警了一回,去上级那儿汇报了一下病人情况。
果然二线说这个病人有故事,给他展开讲了一下这个普通肺炎的青年男性的曲折经历。
病人当时是夜间高热来看的急诊,结果到急诊时候,因为体温太高,出现了谵妄状态,在急诊就诊时胡言乱语。急诊老总认为这是有了精神行为异常,考虑诊断脑炎,联系神经内科老总会诊。深夜急诊科兵荒马乱的,老总也是查的不够仔细,大手一挥把病人收入了神经内科。结果进去以后,常规安排做胸部CT,影像学提示是典型的大叶性肺炎。抗感染治疗以后,烧退了,谵妄状态解除了。
大叶性肺炎治疗疗程两周,神经内科现在也是忙季,脑卒中病人住满病房,舍不得一个床位给肺炎病人,他们病房周转率还被几个大面积脑梗塞病人拖得翻不了身,两周疗程的病人根本不想要。神经内科那边联系呼吸科会诊,呼吸科又觉得太轻了不想收到病房占资源。扯皮的结果是神内科直接投诉给了医务科,说呼吸科推诿自己专科病人。于是才有了今天,刚空出一个床位,就赶紧把病人收进来了。
“病人都输了三天液了,”呼吸科带组老师说,“病情好转,病人基础情况也很好,没问题的。你就把之前神内用的药给他续上,输够疗程,可能十天左右就复查胸部CT,肺上感染灶吸收了,就赶紧安排他出院。”
罗铭遥得了明确指示,回去下医嘱,写转入记录。
第2章 主诉:颈部钝器切割伤1小时
晚上九点半,住院总叫上各组值班医生,一起夜查房。呼吸科的病房并不安静,重病人太多,几乎每个房间都有监护仪因为各种原因发出响声,输液泵也不时传出药物快要结束的提醒。护士们这个时间还推着车,各个病房换液、吸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