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惊动了公社领导。
尹知军被找了过去谈了一番。
公社中也有派系势力的斗争,并不是每个人都争权夺利,也有真正想为人民服务的。
尹知军得罪了老瘸子,但老瘸子的姐夫并不能一手遮天。尹知军有真本事,被心中怀有人民的公社领导看中,留在了采购部。
于是乎,二流子尹知军顺利跻身成吃公家饭的人。他走东家窜西家,也就更名正言顺了。
“城里来的知青,咱们村分到了三个。大队长让我去接人。”
尹知军神色如常,这两年村里的知青越来越多,也不像前两年这那么金贵了。
知青越多,越难管理。他们在村里闹出来的事情不少。村里人和知青之间的矛盾,渐渐加深。
可是上面分配下来的知青,村里又不能不要。
尹落秋点点头。
她听老母亲抱怨过这事情。
老母亲觉得这些知青的出现,破坏了村里人的淳朴,使村里年轻男女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村里不少未婚男女,被知青给勾了魂,活也不好好干,对象都不好好找了。
公社院子里,有十来个知青正等着各大队的人来接回去。
尹知军的到来,不早不晚,属于中不溜的。
“小牛村大队的!”
尹知军朝知青办的人叫了一声,那管事划拉出三个人,让她们跟尹知军走。
小牛村这一次分到的三个,都是女知青。
她们三人跟尹知军从公社院子出来,就看到牛车上坐着的尹落秋。
“你打哪来的呀?”
一个齐肩发的姑娘,一上牛车就开朗地跟尹落秋搭话。
她看到了牛车上的包袱,以为尹落秋也是新来的知青。
“刚从北京……”
尹落秋的话还没说完,齐肩发的姑娘就已经开心地说道:“那可赶巧了!我家就在北京旁边的h省,我叫王小玉,你叫什么?”
王小玉初中毕业,才十四岁,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根据号召,她家有一个人必须得下乡。她不忍心比她小一岁的弟弟下来,就只能自己自告奋勇,报了名。
王小玉抱着自己的小包袱,坐在尹落秋身边。
她看着开朗活泼,但尹落秋发现——她的手抓着包袱,紧紧的,手指都抓得有些苍白了。
刚才在公社大院里,她就知道,跟她一道要到小牛村大队的,一个叫聂倩文,一个叫朱亮亮。
这两人是同一个地方的,似乎认识彼此,而且还有仇。刚才在公社院里,两人介绍完自己名字,就都不说话了,气氛冷硬而尴尬。弄得她心里七上八下的,好不容易才遇上看起来和善的尹落秋,才敢再开口说话。
“我叫尹落秋。你不冷吗?穿那么少?”
尹落秋看出了王小玉的紧张和害怕,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和气地跟她搭话。
十四岁,还是个小女孩,这姑娘就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身边没有一个熟人,她迫切需要汲取到一些安全感。
所以三哥刚才想帮她解释,被落秋用手肘撞了撞,示意他不要说话。
听到尹落秋的回话,王小玉松了一口气,刚才在公社院子里,她在聂倩文和朱亮亮那碰壁,使得她对未知的前途更为不安。
同行的伙伴,不好说话,没个相互扶持的人,以后可怎么办呢?
“我不冷,还有些热呢!你看我额头都有细汗了。”
王小玉边说边挨近尹落秋,让她看她额头上的汗。
现在已经是深秋,北风呼呼地叫。尹落秋穿上了长袖长裤,还披了个外套,但这姑娘现在还是短袖和薄裤,额头还冒汗。
“那你还真像个火力十足的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