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越说越兴奋,他已经能想象到那种场面。
深夜逶迤起伏的天门山、诡谲惊险的通天大道,随着长板少年身影滑过,全长10.77公里的灯带如同火信子般追随他的身影飞速点燃,造就一条追光之路。
这必须得是夜晚才能出的效果。
星空、灯光,只能是夜晚的专属浪漫。
徐星仍旧不赞同:“领导说了,第一要务是保证郁年的安全。晚上光源不够,看不清路,出了问题怎么办?”
导演执着自己的想法:“咱们可以引入微光夜视镜。我试过了,那玩意挺好使,夜里只要不是黑到一点自然光都没,就看得怪清楚的。咱们挑个天气晴月光星光爽朗的时候拍,没多大问题。”
徐星皱眉看向郁年。
郁年思考了一下:“我试试。”
导演妥协一步:“对,先试试,实在不行就换别的方案,这不碍事。”
徐星嗯了一声:“那行,晚上郁年试一下,确定可以再谈后边的。导演你这边先把备用方案准备着,咱们做两手准备。”
郁年见他们重新交流起来,目光转向一边,看到录制车那边站着几个年轻人,手里拿着操控设备。
他们操控的是几架无人机,正盘旋在上空,发出微微的声响。
邓经纬赞了一声:“帅,我以前也玩过遥控飞机。”
徐星谈完走过来,听到邓经纬说的,笑出声:“人家可不是什么遥控飞机,那些都是云智科技最新开发的无人机。他们的技术是这个。”
徐星比了个大拇指。
这家科技公司近几年才成立,但发展迅猛,专攻无人机这块,专利成果一项接着一项。
邓经纬撇了撇嘴:“那也是高级点的遥控飞机。”
徐星忽视掉邓经纬的嘀咕,对郁年说道:“之前不是说这次拍摄,咱们会引入不少无人机完成航拍镜头嘛。”
他朝那边正在进行调试的几个年轻人努努嘴:“选的是最专业的航拍无人机,操作复杂了点,我们这边没人会,那边派了技术人员过来辅助拍摄。”
郁年看向那几个年轻人,中间那个五官气质突出,其他人都以他为中心站立,低声交流调试的结果。
那人手持遥控装置,控制着半空的无人机悬停、加速、转弯。不时低声交待几句,他旁边的人连连点头记下。
郁年觉得他侧身站着的样子有些眼熟,一时间没想到哪里见过。
邓经纬的声音在旁响起:“那人耳朵不好?”
只见旁边几个技术人员跟他交流时,大多用的纸笔。
大概有些耳疾吧。郁年猜测,注意力回到盘山道上。
他踩上长板进行两次分段试滑找了下感觉,再次回到山顶时,徐星带着那个年轻人过来了。
“这是云智科技那边过来的技术,一会儿你进行全程试滑的时候,他用无人机跟你飞一遍。”
在后面的实际拍摄中,依照导演要求,根据高度、角度的不同,需要有至少三架无人机进行跟拍。
“他们先前已经规划过飞行路线,试飞跟你磨合下跟随的速度。”
郁年看向这人,触及他的视线,朝他点了点头。
全程试滑很快进行,郁年戴上护具长板,从起始点出发,毫无犹豫冲下坡。
无人机升空,紧随其后。
这一趟是试滑,郁年的速度有所控制和收敛,半空无人机紧紧飞在他的上空。
郁年听着耳边的风声和头顶半空无人机的微微嗡鸣声,视线一刻不离前方的道路。
他以蹲姿压风,后腿膝盖顶着前腿小腿肚,重心控制依旧是他的强项,他在这样的姿势中身体倾斜,过弯时近乎与地面平行。
半空无人机的存在感不容忽视,这种全程有双远处的眼睛在观看着的感觉有些微妙。
但并不算太坏。
二十分钟后,郁年到达山脚终点。
收敛了速度,但从他的稳定发挥来看,长板技术上不用感到忧虑。
徐星松了口气,让人把郁年接上山。
等郁年回到山顶,那个年轻人将刚刚无人机拍摄的画面给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