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女人,究竟是怎么做到,会说这么多人所说的语言的呢?
以前他只听说过居住在两国边境处的人能同时掌握两种语言;这种人都是宝贝,尤其是在两国敌对的时期。
而现在眼前这个来自米底王国的公主,竟然声称她能说,一二三四五……数不清多少种语言。
但她只有一个人。
他该怎么请她帮助自己?
想要让她去解决所有的翻译问题根本不现实。她只有一个人,根本不可能从事整个建筑团队的翻译工作。
想了半天,撒尔只得为难地说:“那……能不能请你分享一下,你究竟是如何能够学会这么多语言的?有什么办法……能让所有人在最短的时间里,都学会巴比伦语?”
伊南盯着他,半晌,突然笑出声来。
撒尔一下子尴尬了,脸涨得红通通的。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提得有些过分了——成百上千名工匠,怎么可能短时间内都学会巴比伦语?
再说这重建巴别塔的工期本来就紧,他还专门腾出时间让工匠们先学语言——这事情传扬开去,他几个兄弟恐怕会笑死?
谁曾想,伊南冲着撒尔,扬起唇角自信一笑:“放心吧,我有办法!”
“你去将所有的工匠都聚集起来,我自然有办法让他们能够顺顺当当地相互沟通。”
撒尔一下子喜出望外,他伸出双手,轻快地拍了拍伊南的肩,大声笑道:“不愧是你,不愧是你,哈哈哈……”
笑声还未止歇,撒尔已经意识到他有些忘形了,双手赶紧从伊南肩上抽回来,继续说:“那我现在就去把工匠们聚在一起。”
他故作若无其事,事实上他的脸早已红到了耳朵根,这一点泄露了他的不好意思。
伊南装作没看见。
她盘算着该如何指点那些工匠们好好“沟通”,片刻间已经有了主意。
她让人用白垩涂了一面木板,晾干之后,上面可以用木炭笔写字。她便命人将这一整幅木板放置在召集工匠的地方,放在她的身后。
这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人用泥板写字的习惯不同。撒尔见了,也不发问,凭她折腾。
“各位……”
当乌泱泱的人群聚在她面前的时候,伊南灵活的眼光立即向所有人打了个招呼。
她倒是不方便说太多:现在她当着这么多人说话,根据她特殊的语言能力,很可能每个人听在耳中,都是他们的母语。
所以她说得越多,越容易露馅。必须在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之前,把该说的都说完。
“各位,撒尔王子请你们齐聚此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建造这一座举世无双的高塔。”
“但是我留意到,因为各位来自不同的地方,相互合作起来,言语沟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我有三句巴比伦语想要请大家学习。只要学会了这三句,保管大家以后沟通不会再那么困难。”
她的话,人人都听在耳中,人人都听懂了。
然而人人都不大相信。
他们相互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疑问:“真的吗?”
“这么神奇?”
“三句就够了吗?”
伊南微笑:“是的,三句……不,甚至没有三句,只要这三个词就够了。”
她说的这三个词是:“请”、“谢谢”、“对不起”。
人类沟通时最重要的礼节就全蕴含在这三个词里。
这话教工匠们听在耳中,人人联想起之前碰壁的情形,大家都若有所悟。但凡待人有礼有节,沟通起来最多是麻烦了些,却并不容易制造矛盾、引起纠纷。
“各位,我们请巴比伦的撒尔王子来给大家教授一下这三个词吧!”
伊南不敢自己多说,而且也只敢让撒尔来教授所有这些工匠说巴比伦语。
撒尔虽然不敢相信伊南所说的,只学这三个词,就能确保所有人顺畅地沟通。但是他好歹有这份义气,晓得不能给自己人拆台。于是他按照伊南的要求,大声将这个三个词念了一遍。
接着撒尔继续站在伊南身边,单等着要看这番“教学”的成果。
谁知伊南只是请所有的工匠,开口模仿了一下这三个词的巴比伦发音。然后她就继续了——
她取来一枚炭笔,在用白垩涂成白色的木板上画下了两个图形:一个半圆,和一个与半圆内接的三角形。
她看来只是在木板上画下了两个平平无奇的图形,谁知道下面有不少工匠的眼亮了。
有人举起右手,高声用希腊语答道:“内接于半圆的必为直角——尊敬的小姐,我是爱奥尼亚学派的。”
伊南冲那个方向一点头,笑得十分灿烂。
旁边撒尔却还有些懵:怎么见伊南在白板上画了两个平平无奇的图形,马上就有人明白了,能及时响应。
他哪里知道,伊南此刻正得意着:她只是随意画了个图形,竟然就激出了爱奥尼亚学派2的子弟。
毕竟在伊南眼里:人类真正的共同语言,不是别的,是科学啊——
作者有话要说:出自《旧约·创世纪》,文中截取的那部分文字还不足以说明关于巴别塔的整个故事。
关于巴别塔,圣经故事中所记载的是:人类经过大洪水之后,上帝以彩虹为约,与人类约定,永远不再释放大洪水这样的灾难。从此人类说着一样的语言,聚在一起过日子。
后来,人类开始怀疑上帝的承诺,彩虹的出现已经不足以让人们相信上帝的诺言,他们想做点什么,以确保不会再有类似大洪水的灾难。
于是,人们开始修建巴别塔。
而上帝则震惊于人类竟然不相信上帝的诺言,因此才悄悄潜入人间,将人们的语言修改,让他们产生隔阂。巴别塔因此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的塔预示着人类的狂妄自大只会带来昏聩混乱的结局。
2爱奥尼亚学派,是由“希腊科学之父”泰勒斯创建的学派,泰勒斯与尼布甲尼撒大帝所处的年代相当。文中所说的这个定理被称为“泰勒斯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