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飘来的木头,女娲抬头问道:“哥哥,你还记得那个葫芦吗?”
“记得,就跟这根木头一样,顺着水流从上游飘下来。要不是那个葫芦,我们早就死了。”伏羲感慨到,若非那个大黄皮葫芦,兄妹俩哪还有命在,更加不会有在大地上生活的人了。
“是啊,多亏了那个葫芦,可惜,母亲当时进不来。”想起这段往事,女娲不免陷入悲伤之中。伏羲没说什么,只是将女娲搂的更紧。
看着从眼前流过的木头,伏羲灵光闪现,一把便将木头抓住,弄的女娲不明所以“哥哥,你拿这根木头作甚?”
“你说,葫芦能载着我们在水中游动,这根木头,能不能载着孩子们在水中游动?”
“能,绝对能。”女娲瞬即明白伏羲之意,欣喜万分,只要人有省力办法到江心,自然能有气力潜水抓鱼。
理论终归是要归于实践的,伏羲立即找了名水性最好的人,抱着木头下水,果然,有了木头的承载,为他游往江心省去不少力气,不过这速度似乎慢了些。
只见他翻身而下,潜入水中,待得上来时,左右手各抓一条大鱼,满脸的欣喜,紧接着抱着木头往岸边游来,可这鱼着实滑溜,男子上岸后,左手的鱼已挣脱手掌,逃回水中。
“老祖宗,娘娘,孙儿无能,只抓回来一条。”男子惭愧道。
“无妨,只要对这木头稍加改造,必不会出现这种逃鱼情况。”伏羲说这话之时,心中自然已有计较。
刚才他就发现,共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木头虽然能帮助人到江心,但速度太慢。
二、当人潜入水中之时,木头会随着水流而去,万一距离人太远,人来不及抱住木头,人很容易出现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