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鸡叫第一声,韩家人就起床忙碌了起来。
豆腐不能提前一天做,放不住,尤其夏天温度还高,更容易变质发酸。虽然韩家人做豆腐时处理的很干净,干净的豆腐坏的能慢点,但也搁不住。
所以大家还是一大早就开始分工合作。
家里做了两三天,也从一开始忙乱的盆都不知往哪里摆,到现在逐渐顺手了。
再加上韩璎时不时的在一边出主意,以及钱氏的统筹管理,虽然早上各人都很忙碌,但也井井有条。
韩老头见今日豆腐做出来格外多,蹲在门口抽了口旱烟。
韩老头咂巴咂巴嘴,让孙氏割出七八块儿豆腐来,装到大碗里,喊上正打算吃早食的韩二郎,去村长家借了一个板车。
一家人手脚麻利地把做好的豆腐装到了板车上,钱氏见车上还有些空地方,就和孙氏到院子里摘了两筐新鲜的蔬菜。
带着卖,都是自家产的,花些力气,能赚一文是一文。
韩璎还从没去过县里,跟韩璎道:“娘,你看大哥一个人推这么多东西去县里,自己肯定忙不过来,让我也去帮帮忙吧。”
钱氏还没发话,韩老头就反对:“不行,你个小娘子去了能做什么?不添乱就不错了。”
韩璎道:“我能帮忙盛豆腐,还能收钱,再不济也能看摊儿,不让人趁乱摸东西。”
韩璎又歪缠了一下,韩老头似乎被说服了,他可不想自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被别人不花钱就摸走。
钱氏素来疼闺女,道:“好,那小娘就跟你大哥一起去吧,到县城里别乱跑,听你大哥的话。”
“知道了,娘,我又不是小娃娃了。”韩璎笑的眼睛都要眯上了,她很久都没逛街了,真的是很期待。
“去了也别光顾着玩,家里醋和盐都不多了,回来之前买一些。”
“好。”
“这有二十文钱,给你大哥揣着,买东西就用这个,不够再拿卖豆腐的钱顶上。”钱氏说完,把一小串用线穿着的铜钱交到了韩大郎手里。
韩大郎小心地揣到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