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就是喊到嗓子哑了,都必须喊下去,声优的工作一般来说强度都比较高,有时候录音工作可能会堆积到一天进行,所以现在就是为了磨炼你们的声带,都别给我偷懒。”
听着中野田志的解释,这些学生一个个都苦不堪言。
全场来看唯一感到不是那么困难的,也只有古川悠以及那个戴着耳钉的青年,古川悠是因为之前就被打过预防针了,柴平留美也没少训练他,加上他之后有积极地在进行身体上的锻炼,所以现在这种程度他还是能够比较轻松的渡过的。
而那个戴耳钉的青年,应该是平常有运动的习惯,身体素质一直都比较好的缘故,加上声音的条件也不错,所以才能看起来那么地游刃有余。
在持续了十五分钟之后,中野田志总算是让大家停了下来,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学生们气喘吁吁,额头冒汗的样子,没有任何安慰鼓励的意思,而是重新回到了讲台,不停息地开始下一讲。
下一讲是针对发声方法,人体声带构造以及可以发出共鸣的腔体的详细说明。有些学生,例如本间未央这种不太运动,并且还有些胖胖的人,根本没有缓过来就要匆匆忙忙地进入听课状态,说实话,她感觉有些难受,和吃不消。
但看中野老师丝毫没有照顾后面跟不上的学生的意思,她就算是再累,也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了。
不过,教室也并不是全是会这么想的人,有些人因为刚才的小训练,感到累了,接着的课程就不打算认真听了。对于他们来说,自己完全没有必要来这边花钱找罪受。
而这些人的动作,中野田志也都看在眼里。
古川悠算是第一次听老师讲这么专业的知识,每个发声补位的医学上的名称,以及具体的作用原理,中野田志都帮着梳理了一遍,而且因为中野田志说话的节奏很好,用词也很通俗,所以也不存在听不懂的地方。
再不济,甚至就可以按照他说的那些方法,就能发出类似的声音。
比如,发出额的音,就可以感受到声带的闭合,通过记住这个发声的位置,就可以让人发出更高更尖细的声音。不过为了防止课堂太乱,中野田志也没有允许大家直接在课堂上就尝试,而是继续讲着那些共鸣腔体,以及变声的具体运用效果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