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势如破竹

经过骆天明一通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周朝廷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批的无能贪鄙之辈被拿下,朝气蓬勃的年轻官员被提拔上来,让整个朝廷的运转都更加顺畅了。

接下来,骆天明依然不着急扩张,而是开始整理内政。

吴三桂定都衡州,从衡州往南,直到云南的大片地盘,都是大周的管辖之下。

其他将军都在东面和北面与慢清鏖战,南面没有掌握军权的人物,自然不敢和大周朝廷对着干,骆天明的命令也就能顺利实施下去。

但慢清不可能看着骆天明慢慢梳理朝政,趁着大周朝局混乱的机会,派出大军攻打,想要一劳永逸的干掉这个对手。

他们这么做,反倒帮了骆天明大忙。

那些不肯乖乖听命的大周将军们,也不肯轻易投靠慢清,可又恰好堵在慢清进军的路线上,于是双方打得热火朝廷。

慢清集合北方的人力物力,凝成一股绳,大周的将军们却没有了统一指挥,只能各自为战,当然打不过慢清。

不得已,这些将军只好向骆天明的朝廷求助,要求赶紧派援兵,提供粮草军械等等。

骆天明当然不会眼看着他们被消灭,立即下令提供了大批的粮草。但援兵却一个也没有,军械也是大刀长矛之类的武器,新式的步枪、大炮,更不可能给他们。

其实这些将军们也不需要援兵,只要有粮草军械就行,他们可以在当地抓捕青壮,发一把刀或一杆枪,就赶上战场当炮灰。

有他们在前面抵挡,骆天明就有充足的时间改造大周朝廷,牢牢的掌控住权力。

尽管骆天明给了那些将军不少支持,可因为将军们不听骆天明调遣,就无法形成合力,如一盘散沙,最终还是被慢清各个击破了。

被打败的将军们,有的投降了慢清,有的带着残兵败将返回了衡州,不得不忍气吞声,托庇于骆天明的羽翼之下。

没有将军们的缓冲,慢清军队终于兵临衡州城下。

这个时候,骆天明已经将六万军队按照现代军队的编制,改编成了五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