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纸张也是要钱的,所以收点油墨纸张费也合情合理。
临时入境者,每人一次收一两银子,按人头收,不分男女主仆。
商队除按人头每人收一两银子外,马车按马匹数量收,一匹二两,小船十两,中船三十两,大船一百两。
虽然这样收费极其的不合理,毕竟有些货物轻贵,有些货物重便宜,但人手有限,不可能做到那样细致。
就这,还要专门成立上百个边界检查站。
按各站的通行量,配备十到五十个赵家军不等。
另再配两到十个女子不等,这些女人全部赐予正七品百户官身。
从各千户所中那些年轻的夫人中挑选,可携带一名丫鬟或者年纪稍大的干儿女。
对各地的千户收干女儿干儿子,赵大帅是深恶痛绝,奈何木已成舟,这种事哪怕强行下令,要他们解除关系,也没个屁用。
至于为什么痛恨,那是因为他早就计划在各千户所办一所学堂,只不过想等那些夫人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搞。
谁承想,她们竟然自作主张搞成现在这样,当初他也没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没有明文规定,让她们钻了空子。
试想一下,一间教室一边坐的是干女儿干儿子,一边坐的是普通学生,那要是有公平可言就见鬼了。
不过,他也有解决办法。
1300个千户所,每所办一所小学堂,六岁以上十岁以下孩童可全部就读,伙食费和书本费自筹,余下皆免。
学堂由所在地千户兼任教谕一职,其余夫人丫鬟担任先生。
一年后,由督府统一出试卷,赵家军监考,各千户所交叉批阅。
取平均成绩前一百名的学堂,所有夫人赐相亲机会一次,可从一百名赵家军中挑选一人,由大帅亲自证婚,明媒正娶。
前十名学堂,除以上待遇,教渝晋升一级,女先生赐正八品百户官身。
第一名的学堂,所有夫人丫鬟可常伴大帅左右。
赵锐为了自己的教育大计,是无所不用其极,彻底不要脸了。
没办法,那些夫人不缺钱,也没有野心,大多都是在混日子。
估计也就明媒正娶,如意郎君能调动她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