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平贼将军

忻州东北部各州县为忻州府,治所忻州,忻州以西为保德府,治所保德州。

汾州东北的文水县,西面的宁乡,吴堡,永宁三县划给汾州,共计九个县。

沁辽二州合并为沁辽府,共计七个县,泽洲并入潞安府。

大同府属于军事重镇,赵锐没有建议也一分为二,因为他知道即便提了,那些文官肯定也会反对。

这样一来,不算大同府,山西就有七府一州,而且也非常的合理,各州府多的也才十一二县,少的也有七八县。

不似原先那般光太原府,就占据整个山西近三分之一的面积,平阳一府则多达三十州县,而沁辽汾泽四州却只有区区的三四个县。

这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简直就是场灾难,也不知明朝的官员整天都在干什么?眼睛都瞎了吗?

至于各府的知府,除了汾州知州之外,其他的他都没有提名,毕竟手伸的太长,容易让人起疑。

也只是说山西南部的各卫所已经废掉,建议重组,并提名了几位这次平叛中,立功的将领担任卫指挥使。

赵锐可不知道,他的这份非常合理的山西行政划分图,一到朝堂就遭到了群臣的反对,理由就是更改资料档案太繁琐,赵锐完全就是没事找事。

但祟祯却不这么想,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可现在是越看那地图越不舒服,最后强行拍板才通过。

而此时赵锐却并没有等朝廷的结果下来,就在山西南部擅自组建各卫,他那急性子根本就不适合古代官场的慢节奏。

反正他现在是破罐子破摔,什么时候朝廷派兵来打他,什么时候就造反。

能多拖一天,是一天,就是不公开扯旗。

当然,他可不会真的组建那什么卫,只不过给各营披一层外衣,达到掩人耳目,藏兵的目的罢了。

今后大黑的黑字营驻扎泽州,披泽州卫的外衣。

赵二的铭字营驻扎沁辽二州,披沁州卫外衣。

洪武的洪字营驻扎汾州,披汾州卫外衣。

豹字营一分为二,南下平阳府的三千人马,补充两千后驻扎平阳,名曰宁字营,由赵家原先的一名老家丁担任,并赐名为赵宁。

太原留守的两千豹字营,同样补充三千人马,披太原左卫的外衣,依然由雷豹担任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