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复杂的大同镇

初期倒是简单,只不过大同卫所比其他地区多了一些,所以在山西都指挥使司外,另设山西行都司,驻地大同,管辖大同地区的各卫所,又设大同府,归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

明朝除了在各省都设有都指挥使司,还在一些重要地区设制了几个行都司,属后军都督府管辖,其官职和都指挥使司是一样的。

然而,没过多久卫所就糜烂不堪,普通军户土地被武官兼并成为农奴,根本无法在担任戍边的重任,只得重新招募边兵,抵御草原各部入侵,于是增设大同总兵官一职。

后来为了方便协调大同宣府两镇总兵,朝廷又任命了一个宣大总督,为了防止总督专权,又增设大同巡抚分权。

几十年来,山西巡抚,大同巡抚,山西镇,大同镇,卫所兵,招募的边军,都指挥使,卫指挥使,总兵,副将参将,巡抚知府,宣大总督都挤到一堆,互相推诿,扯皮不断,将好好的一个大同搞的是乌烟瘴气。

不过,再怎么复杂,井坪千户所归山西行都司直接管辖,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张宗衡和许鼎臣,几乎第一时间就将屎盆子扣在了山西行都司的头上。

山西行都司衙门驻地就在大同城内,都指挥使汪权,也是气的破口大骂,知道这锅他不背也得背。

因为井坪千户所,又是该死的守御千户所,上面没有卫指挥使,他就是想找个人顶锅,都找不到。

如果不是出了这档子事儿,他都还不知道,那井坪千户所在什么鬼地方,只记得上任时那卢大庸好像孝敬过一次。

没办法,这种事边军是不会管的,文官也只会有多远避多远。

虽然山西镇驻地宁武关就在朔州下面一点,离井坪所非常近,也驻扎有重兵。

但大同镇总兵都不管,更何况山西镇,何况头上还有个宣大总督,已经明确表态,这是卫所内部的事,还要求山西行都司半月之内必须处理好,以便事态扩大,影响到其他卫所。

汪权和一众武官也是头痛无比,原因就是朔州卫早就废了,朔州境内就剩下一个井坪千户所,离得最近的就是北面的平虏卫。

张宗衡和许鼎臣又催得紧,何况他们也怕,毕竟大同十多个卫就是个火药桶,所以立即就命令平虏卫指挥使,带兵南下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