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纸上谈兵

毕竟古代打仗靠的就是一双铁脚板,兵贵神速并非无的放矢,若能日行军七八十里,甚至百里,将占据巨大的优势,就是打不过也能逃之夭夭。

所以他的训练计划是,早晨天亮之前集合完毕,武装行军十里,然后吃早饭,稀粥管够,休息一刻钟,上午进行队列训练,所有口令全部配上旗语,待熟练掌握后就不再喊口令。

中午一个白面馒头,一个杂粮馒头,一块肉,吃完后休息半个时辰,下午进行个人作战训练,以后还会增加小队配合,大队协同作战。

这些都是赵锐按照戚家军的训练方法,再借鉴自己前世的见识和经验,搞出来的训练方案。

暂时只有两种兵,刀盾兵和长枪兵,个子矮小的做刀盾兵,牛高马大的做长枪兵。

刀盾兵只有两招,举盾格挡,挥刀斜砍。

长枪兵更简单,只有一招,向前突刺,快准狠,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花哨。

所有人都是如机器一般重复着一个动作,刀盾兵两人互砍,长枪兵则是对着盾牌猛刺,好在缴获了大量的盾牌,都用木桩子钉了起来。

还有就是无论长枪兵或者刀盾兵,都要练习投掷手雷。

至于骑兵赵锐不是不想练,而是做梦都想,奈何玩不转,一时间也招募不到这样的人才。

训练一支合格的骑兵,绝对要专业人士,这点赵锐已经尝试过了。

他也打听过,原来那马英的老爹以前就是榆林镇的军户,专门给朝廷养马的,祖上又是武将世家,这才砸锅卖铁凑了一支骑兵。

晚上有一个时辰的文化课,共两节,一节学习军规条例,一节故事课,至于教这帮家伙识文断字,工程量太大,赵锐暂时根本就没想过。

接下来的两天,堡外是喊杀声不断,一张张粗糙的盾牌被刺得满目疮痍,被火烧干的地面踏的是结结实实。

刚开始赵锐还提着木棍来回巡视,想要抓两个偷懒的杀鸡儆猴,毕竟馒头和肉都不是那么好吃的,几万斤肉都已经消耗了大半。

可随即就发现他想多了,一个个都是拼命的训练,恨不得晚上都爬起来去刺上两枪,根本就不需要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