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是等着哪个老外能看上自己,然后以批发的形式被带出国。
成功的例子不少,许多条件不错的中老年白人听说遥远东方的某个酒店里有这样的爱情童话,于是纷至沓来领走了不少。
最成功的是北影厂的李某,他原本是部队文工团拉琴的,转业到北影厂,在保卫科工作,高大帅气,后来因为伤人被劳教三年。
出来后他每天穿得整整齐齐,到北京饭店楼下点一杯咖啡,搭讪那些来来往往的外国人,最终成功地被一个六十多岁美国老太带走了。
老太不是一般人,曾经是好莱坞的明星,经商也很成功,某天有人给她算命,说最后的爱情在东方,于是就来了。
这故事是李某说的,无论真假反正两人共同生活几年后结婚了。
李某说:“她年纪大了,我照顾伺候得很好,是她求我结婚的。”
婚后两个月老太去世,给李某留下了人民币七十亿的遗产。
七十亿不是七十万七百万,绝对超出真爱的价格,所以这故事听起来真没一开头那么庸俗了。
这人已经回国几年了,前段时间苏长青与韩厂长聊起时还提到他:“没想到我们北影厂还出了这号人,他和我年纪相仿,父亲也是红军,真是一言难尽。”
的确一言难尽,李某回来后很高调,经常大手笔慈善捐款,到九七年就已经累计捐了一个多亿了。
一个多亿,几乎可以把北影厂买下来了,一言难尽。
这几年他经常接受采访,虽然信口开河美化自己的经历,但也直言不讳:可以羡慕我,但别模仿我。
就凭这句话也算明白人,二言难尽。
在之后的岁月里不知出于什么心态,他每天捐款七万,最终累计十几亿,国内恐怕无出其右,三言难尽。
但也沉寂在岁月之中,没人愿意再听他的故事,媒体鲜有报道,四言难尽。
建议移民很难说是恶意,苏长青拒绝也就算了,竟然嬉皮笑脸冷嘲热讽,梅露兰·多拉很可能既恼火又委屈:“那么多人削尖脑袋想移民不可得,我倒贴着帮忙居然被嫌弃,不知好歹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