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铺路小能手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1160 字 9个月前

进入后期,无非两个选择,在北影做或者在神野做。

最终苏长青让他们在北影做。

黄杨虽然明白苏长青得平衡利益,仍有些遗憾:“我听窦惟说神野的设备比北影好,咱们去做后期也只要搭个飞机票钱,比在北影便宜多了。”

这倒是说得没错,神野有全套后期设备,也有员工宿舍,吃住不是问题,过去东京做后期能省几十万。

国内影人在日本做后期已经很平常,凯哥和老谋子成名后都是东京做的,虽然国内药水也都是进口的,但设备老化,担心冲出来的胶片颜色失真,毕竟母片就一份,实在伤不起。

苏长青倒没觉得那么不堪,他之前的片子都在北影冲的,不过老谋子拍的玩意颜色都特别夸张,这方面不得不讲究吧。

回归国内做后期是拍摄数码化以后,摆脱了胶片日本的优势荡然无存,技术上甚至开始落后。

四维是个私营影视公司,在商言商是没错的,但现在不是省这点钱的时候。

北影厂很多年没拍过赚钱的片子了,一直靠拨款过日子,眼下非常缺钱,不然这种铁定赚钱的干儿子,韩厂长不至于只投资五十万。

就是太缺钱才卖招牌,图的也是那点后期制作费,和一样都是挂北影的名字,结果四维突然自力更生只挂空名算什么意思?

说好的合作,说好的利益均沾呢,翅膀硬了不鸟我们了?

你看看人家冯裤子多懂事,绝不会干这种算小帐得罪人的事。

北影厂与其他十几个单位即将一起划入中影,韩厂长也即将另有高就,资产和经营状况已经进入评估阶段,这时候釜底抽薪很难看也很愚蠢。

苏长青了解未来的走向,几年都愉快地与北影合作了,现在最关键时刻怎么可能掉链子。

一年后北影成了中影制片基地,会记得谁是雪中送炭的朋友,谁是锦上添花的投机分子。

“我知道你有全套后期设备,但还是把新片后期给了我们,这就是感情。”

另外苏长青也得考虑为争取个好档期,贺岁档是为定制的,挤进去拼票房不可能也不地道,错峰上映总没问题吧?

毕竟是春运公路片,暑假放映未免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