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神奇马提尼克岛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1419 字 9个月前

另外贴近实战也就贴近了风险,虽然拍摄用的道具有两套,平时真刀真枪拿着拍,打斗时换上木制或者橡胶的仿真货,但真被打中也让人吃不消。

好在磕磕碰碰的伤势大多比较轻微,剧组备有很好的医生,基本都能处理好。

受伤比较多的是吴鲸和王保强,他们的动作戏多,挑战的难度更大,几乎每天都出点状况,十几天就差不多遍体鳞伤了。

吴鲸私下里对苏长青说:“这部戏比我上一部辛苦多了,已经好几年没这么整天腰酸背痛。”

最严重的一次是王保强左腿扭伤,但他不肯休息,一瘸一拐坚持拍摄。

不得不说王保强的表演可圈可点,他从未受过任何表演训练,可在镜头前却一点也不紧张,人物把握相当到位。

剧中他饰演的是个憨厚懵懂的农村少年,乍一看是本色出演,其实与本人有很大的区别。

虽然都出身农村,保强也经历不少磨难,但个性嘻嘻哈哈比较阳光,而扮演的人物虽然善良有正义感,却拘谨自卑,为人处世有些茫然,演好并不容易。

然而王保强的完成度很高,以至于苏长青怀疑他骨子里就是如此,所谓嘻嘻哈哈才是演出来的。

相比较而言吴鲸演技略逊,之前演过的香港武打片对他影响很大,竟然染上了一些港式表演风格,苏长青并不喜欢。

香港作为亚洲影视市场重要一极,影视制作的工业化水平较高,二十年来产量很大,从剧本到成片已经基本形成流水线作业。

但他们并不注重规划长期的发展,除了一所很小的话剧学院始终没有建立起像样的影视表演培训学校,艺人在无线培训班学习半年就算科班出身了,基本都是吃天赋饭。

因为地方小市场大,有聚光作用,倒也能造就大量明星,但肯定不可持续。

另外有天赋也毕竟是血肉之躯,难以在工业流水线持续创作,演员们为了完成繁重的工作,很快也摸索出一套表演程式应对,逐渐形成特有的风格,以至于常看电影的人能从一个动作或者表情就分辨出港片。

这套模式很容易学,眼神、表情都比较夸张,一句台词配一个动作,可以套用大多数场景,吴鲸目前的表演就有这类痕迹,看上去有点一惊一乍阴阳怪气。

苏长青花了很长时间纠正:“时刻记住,用眼神配合台词就够了,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二流演员。”

“如何才能一流演员呢?”

“那就得靠真正的天赋了,一流演员用眼神就能表达很多意思。”

忽忽四十天过去了,韩国队拍完了外景戏份准备离开,苏长青举办一个简单的餐聚欢送。

气氛不算热烈,虽然一起工作了一个多月,似乎并未建立起友谊。

李奥有些不满:“咱们高薪请他们工作,好吃好喝招待,这帮家伙怎么这德性,一脸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