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了举人的消息传来,前来拜访的人就更多了。而且都还没有空手的,相比于邻居的新鲜蔬菜和鸡蛋之类朴实的礼物,周边各大商家富户更是直接送来了银两和房子田地的地契。
迟父不是没有见识,眼界短小之人,该收的他收,不该收的即使硬留下来,他也会寻找机会送还回去。
他很清楚,迟家的未来都在女儿身上。
他没法在前途一路给女儿帮助,至少也不能给她拖后腿。
随后在收到迟岚卿的信,得知她不回家过年,要前往皇城继续往上考的时候,他就更知道女儿是个有大志的了。
不然仅是一个举人的身份也可以在偏僻小城寻找到不错的小官当当。和全国各地的精英学子一起进行会试,不仅是考验学识,也是在考验本身。
为什么一般能在会试上出人头地的大多都是富庶之地,以及学风昌盛之地?
一个是他们有读书的环境,一个是他们支持他们的背景。
书籍在这个国家并不算太贵,但可以把书理解并教授能力出色的老师就没那么好找了。
国家扶持好的书院,就是希望可以把这些好老师尽可能的利用起来,不至于让他们在乡野间蹉跎。
但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偏僻之地严重缺乏好的老师,以及足够多的书籍。
像原主迟岚卿这样的学生,一开始确实可以只靠基础的书考上童生和秀才,但再往上,需要学习的东西变得更多,同时一些她以前接触不到的东西也被放进了考试的列表中。
比如算术,比如天文地理,比如琴棋书画,比如伴生灵的基础知识等等。
这些东西原主根本接触不到,更别提可以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了。
因此偏僻地方出来的学子,一般在考中秀才后就会找书院加入,来学习这些以前没有学过的东西。等积累够了,才会再去迎接之后的考试。
这方面迟岚卿就可以说是一个异类了,半年的时间就成了举人,很快还会继续去会试。
只要考中进士,她就可以青云直上,从此踏上一条阳光大道!
迟岚卿原本的计划,是想要文举和武举一起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