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过去,弯下腰。

姜月章才勾起唇角,却见面前这人笑眯眯地戳了戳他的脸颊,又给他掖了掖被子。

“哥哥,晚安,明天见。”

说完,她一转身,轻快地离开了这屋子。

姜月章盯着她那轻盈的背影,神色有了几分阴沉。

四周仆婢将头埋得更低,无人敢出声。

“……哼。”

这位公子轻哼一声,到底阖上眼,吩咐人熄灯,自己睡了。

只是在暗夜里,他又侧过身,悄悄一舔指尖,而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这才真正放任自己进入沉眠。

……

有了姜公子那么一场闹腾,裴沐的禁闭自然也关不下去了。

她还听说,原来那一夜,兄长的人匆匆去禀报家主,却是被夫人以“家主已经休息”为由给拦了下来,这才耽误许久。

听说家主因此颇为动怒,既生气长子任性,也生气夫人擅自做主,很是拍了一通桌子,还把裴沐叫去骂了几句――结果因为长子顶嘴,他更气了。

北齐惯来是大家长做主。他这位家长雷霆震怒,家里自然也就安分了一段时间。没人再刁难裴沐,更没人敢惹姜月章这家中一霸。

但裴沐琢磨着,这样的安分终究是暂时的。

现在的姜夫人是继室,出自琅琊杨家,又与家主育有二子二女,自然极有威风。这样威风的女人,却只能看着前头夫人留下的病弱儿子占了嫡长子位置,哪肯甘心?

唉,其实裴沐这几年也发觉,家主的确有了别的心思,连寻找药物医治嫡长子这事,家里都怠慢了,只剩裴沐还孜孜不倦。若非北齐是嫡长子继承制,便是姜家家主,也不能挑战整个北齐的传统,恐怕哥哥早被人赶走了。

思来想去,还是要找到天子剑,或者别的什么灵丹妙药,治好哥哥才好。

随着冬天过去,春暖花开,姜月章的身体也好了一些。

院子里第一朵桃花开放时,裴沐正在树下练剑。她先与姜家的部曲对练过,又自己玩了些技巧,将剑气分成无数条,一一去钻桃花树的空隙。这是很有效的控制灵力的方法。

她练得专心,一回头却看见姜月章。他站在那里看她,不知道看了多久了。

“哥哥?”

裴沐擦擦汗,大步走过去“咦,哥哥你穿成这样,是要出门?”

正是阳春,风暖日和。姜月章披了浅黄外衣,宽衣博带,长发也以明黄发带束起,令他那因苍白而更显冷峻的面容柔和一些,也更多了点明亮的气色。

他站在廊下,看她走来,便从侍者手里拿了帕子,来给她擦额头上的汗,又轻哼道“汪家的曲水流觞会,你忘了?”

裴沐一愣,旋即心虚起来“啊……”

姜月章捏了捏她的脸颊,催促道“好了,快去换身衣服。”

裴沐苦了脸“哥,我不想去。反正人家也没给我下帖,我不去。”

姜月章一怔,神色就有点沉“阿沐……”

“不去,不去。他们那些曲水流觞的规矩,我才不懂。作诗也还勉强了,可那些人偏偏爱清谈玄思,绕来绕去,我实在不懂,还不如就自己练剑、看看功法,便是赏赏桃花,也比在那儿坐卧不安强。”

裴沐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说得相当坚定,也满是嫌弃。

末了,她又有点撒娇地说“哥,你也不去,不好么?”

她问了这一句,姜月章眼中的阴云才有所减轻。

他认真考虑片刻,蹙眉道“汪家专程下帖请我,从去年到现在,我已经推了好几次,这回总该去瞧一瞧。”

他盯着裴沐。

“阿沐……”

裴沐忧伤地看着他,半晌,才幽幽怨怨地说“唉,若是哥哥一定要我去,我也就去罢,左右不过是难受一会儿……”

她这样不情愿,却又表露出愿意为他委屈自己的模样,当即就让姜月章神色一柔。

接着,他又为难起来“难受一会儿……今春的曲水流觞会,放在汪家麓山的别馆那里,从琅琊城过去,一来一回,得要七八天。”

裴沐立即垮了脸“啊……”

姜月章迟疑一会儿,到底叹了口气,再捏了捏她脸颊“罢了,不去便不去。阿沐好好在家里等我回来,哪也不能乱跑,知道了?”

裴沐当即眉开眼笑,一口应下“好,哥哥一路平安!”

她一转眼就笑得这么高兴,气得姜月章又使劲捏了几下她的脸,又叮嘱了一大堆话,概括而言就是这不可以、那不应当。

裴沐熟练应答,面上乖巧真诚,实则神游天外。

就这样,姜公子闷闷不乐地走了。

裴沐则继续开开心心地练剑,还不时出去逛逛琅琊城热闹的街道,与同辈交流一二,再带些小礼物回来,给家中的姐妹、侍女。

她惯来对家中女孩儿很好,哪怕是姜夫人所生的两个女儿,因为她们都被教导得才情满腹、性情娴雅,高洁而不高傲,裴沐很是喜欢她们。

过了两天,她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从南朝那边寄来的。

她打开信一看,心脏就怦怦跳起来。

原来这是南朝那边的“广识会”友人寄来的信。

广识会是一个结构松散、成员遍布南北的修真界组织,其创始人据说是一百多年前崆峒派的弟子。在崆峒派分裂后,这位弟子秉持着集思广益、交流学识和技术的理念,创立了广识会。

这个组织来去自由,气氛很好,裴沐也是其中一员。不过,也因为结构松散,北齐和南朝的情形差距挺大。

南朝的广识会更活跃,有许多杰出的女修,而北齐的广识会要沉寂许多,成员几乎都是男修,而且学识大多平平,武斗实力却高超。

写信的友人是南朝修士,是裴沐在之前一次游历中结识的。裴沐曾托他在南方多多注意可洗筋伐髓,或是治疗天生目盲的药物。

这回友人来信,就说到南朝修真界要办个交易会,许多人都要参加,其中就有南朝很有名的炼丹师、药师,说不定能有裴沐想要的东西。

裴沐看了随信附上的名单,其中几位炼丹师的大名,便是她在北齐也听过。

她一下就兴奋起来。

再一看信中所说的交易会时间,居然就在五日后。原来南北虽然允许民间交流,但所寄信件、物品,还是要经过严密检查,因而耗费时间长久。这信是一个多月前寄出的,现在才到裴沐手上。

五日后……如果现在即刻动身,御剑而行、星夜兼程,还是能赶上。

但哥哥那里……

裴沐只犹豫了片刻,就做了决定。她当即写了一封信,告诉姜月章自己去南朝给他看看能不能找到合用的丹药,而后将信一封,再往姜月章房中一搁,便拿起剑,兴冲冲地出发了。

走前,她自然也没忘记同家主他们说一声,毕竟要去南方,还是得有官方出具的通行文书。

家主虽然日渐对长子感到失望,却还没完全放弃,也就很欣慰裴沐的积极举措。他对这收养来的幼子也还有几分感情,便收起了前些时日的不满,温声嘱咐几句,痛快地给出了通行文书。

裴沐轻装简行,只带了自己的剑,除了银钱和文书外,再带了一些丹药、外伤药,这便要出发了。

温暖的阳光落在她身上,她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小院,忽然又迟疑了一下。

她抬起手,看着手腕上的明黄色珠串――养魂木手串,是她哥哥送她的。这手串据说能静心安神,可裴沐知道,它最大的用处其实是让姜月章在她身上定了一个“标记”,因此他才能迅速感知她的位置。

不过,距离越远,他感知起来也越费力。

按她哥哥那个性子,知道她去南朝,肯定要用魂术来定她的位,说不定又跟上次一样,发疯似地灵魂出窍,跑她身边。可南北这么远,他那么一折腾,身体哪里吃得消?

想到这里,裴沐就干脆褪下了腕上的珠串,回到屋子里,好好将它收进了小木匣里。这匣子是她自己闲来无事做的,共有五层,里头堆的全是她哥送的小零碎,每次看着,她都觉得开心。

合上木匣,又上了锁,防止别人破坏她的东西。裴沐满意地点点头,觉得自己可真是机智极了,是个为兄长考虑的好弟弟……呃,还是好妹妹?

想不清,反正差不多。

这下,她才潇洒出发。

……

两个月后。

五月的琅琊城,正处于一年中最明媚的时候。从城外护城河边,到城中大大小小的道路,都是各式各样的花。世家清幽的宅院除外,毕竟这花开得太热闹,就俗了,实在不够清雅洁净。

就让这俗气的热闹留给平民,留给普通的修士,这便很好。

裴沐就觉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