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章郡主仰头,极力朝黛玉露出微笑,借此强装镇定:“我会是皇后娘娘最好的选择!有公主府为底,我若入宫,定能位居妃位。娘娘应当明白,我生父是高句丽人,皇上深恨高句丽,是以我对娘娘全无威胁,进宫虽能为妃,但从此就止步于此了,只能仰仗娘娘护佑。我这样的,岂不比后选进来的更好些?”
她是个聪明人,很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时候劣势用得好了,也能成为助力。
字字句句,说得倒也很在理。若如今坐在这里的不是黛玉,哪怕是原先的东太后,只怕也要被她巧舌如簧给说服了罢。可惜她和皇帝彼此许诺了一生一世,哪怕庆章郡主说出花来,黛玉也绝不为所动。
何况如今是皇帝抱恙,身不能行。若真松口答应,宫中嫔妃皆不能有孕,岂非更令朝臣揣度猜疑,皇帝的御座哪还能坐得安稳?!与其如此,还是让他们都觉得皇后善妒罢,冲着她总比冲着皇帝好。
这么想着,黛玉一颗心越发笃定起来,下定决心,绝不会让皇帝陷入此等境地。
“庆章郡主生了张巧嘴。”黛玉轻轻一笑,淡声道:“可惜了,我本也没想过做个德洽六宫的皇后。善妒也好,小器也罢,谁敢当着我的面说不成?就叫他们说去罢,我自己过得好,便什么都不顾及了。庆章郡主多为我费心,真叫我感动。这样的一份玲珑心,转念再想想,若真配了缮国公府,岂不屈才?郡主放心罢,此事就此作罢,从此不提。你心里有自己的成算,这很好,姑娘家,就得有些主见才刚硬。说了这会子话,你像是还没往寿康宫去请安?”
说着,不等庆章郡主说话,便唤崔双全:“送郡主往寿康宫去请安,老祖宗见了郡主一定高兴。”
就是不知道太皇太后听了这些话,心里是什么滋味。她和大长公主一门心思为庆章郡主做脸,想让她当一府主母,能够脱离身份的困境,博得众人尊敬。却没料到儿大不由娘,庆章郡主早早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成算,瞧不上外头的门楣,想留在宫里做她皇帝表兄的后妃。
到了用午膳的时候,皇帝遣人去请黛玉。未料坐等不来,右盼不至。皇帝便又命人去问,刚才去请的周来运就灰溜溜回来了:“皇后娘娘说……说今日陪着谨庄王府上的小郎用膳,不过来了。”
“不过是个不知事的孩子,不能一齐抱过来?”皇帝多敏锐的人,一下子就品出这里头有事。低头用了饭,终不能忍住,等撤了膳,便问奚世樾:“皇后今日都见了什么人?”
奚世樾一时也答不上来,即刻遣人去问。不多时便来回话:“早起用早膳的时候见了庆章郡主,说了一刻话。庆章郡主去后,又见了奉宸苑里的管事太监。”
皇帝正摆看新进贡的砚台,闻言手下一顿,只当是奉宸苑里的太监怠慢黛玉。细想了想,又问奚世樾:“如今奉宸苑里管事的是谁?”
“姓沈。”奚世樾就猜到皇帝要问,故而仔仔细细探问清楚了:“和太上皇身边的沈总管是同族,他得管沈总管喊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