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飞龙君代择清正族,引凤姬规劝家中事
姑娘家好脸面,不论想不想出去,这时候总得含羞带怯三两句。采心和采意红着脸推辞了两回,黛玉又再三的说了,这是她心里的想法,两人方才答应了。
黛玉念着他们服侍过林玦,又向来妥帖用心,少不得为他们细细拣择一回,只是一时之间究竟没有头绪。夜里皇帝往承恩堂来,隔着明窗见黛玉正坐着翻看名册,竟极认真的模样,低着头,很有几分娴静文雅的匡威。皇帝脱了外头的衣裳,在熏香炉上暖了暖手,这才过槅门来。伸手贴在她脸上,纵然已经温过了,骤然贴上也还是引得人一激灵。
“你也淘气起来……”黛玉只当是宝钗,回头见是皇帝,当下嗔道:“皇上也学着他们胡闹。”话虽这么说,却惦记着他冰冷的手,伸手握住了给他捂着。“你打哪里来?”
“打颐和园来。”皇帝怕冷着他,顺势抽手去拿桌上的名册。却见这册子杂乱得很,上头什么人都有,门第大多不高,多是清贫小族,没出过什么成才显赫的人物。“你跟前有宫女想放出去?”
他一下子就猜着了。
“是采心和采意,是在扬州的时候就在家里服侍的。从前伺候我哥哥,后来哥哥去了永城,就拨给了我。他们两个素来服侍得很好,哥哥也曾嘱咐过,将来为她们各自择一户人家,清清白白地去做正妻。今见他们年纪大了,易尚宫也来回话,说有一批宫女年满二十五,得放出去,我想着不如趁这机会一起放出去罢。眼下许了婚事,等翻过年就能成婚。”
林玦跟前服侍的人多是如此,绝没有收房或作践的说法,哪怕做伺候人的差事,也是体体面面地。这份悲天悯人的情怀倒和皇帝不谋而合,是以皇帝常常觉得遗憾。
皇帝道:“你哥哥是个好官,去永城这些年,算得上矜矜业业。可惜了,过分儿女情长了些……”
当年他连中三元,和孙绍贤是不分伯仲的良才,广陵双璧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可惜后来遇见合睿王,虽说父母长辈都暗暗允准了,可到底不为众人所容,就这么抛弃一切远赴了边关,从此把一辈子的前途都给葬送了。
“他志不在此,永城虽贫苦,但远离京城,说不定是难得清净。”黛玉却很能理解林玦,能和真心相许的人待在一起,是多少人求不得的事。“不说这个。”她将册子送到皇帝跟前,娇声道:“皇帝慧眼识才,劳您驾替我看看,可有合适的人?”
“我瞧瞧。”若换了从前,谁要他认真为个宫女择良人,皇帝非得把册子劈头盖脸扔到对方脸上去不成。可现在不一样了,他竟并不觉得浪费光阴,反而觉得这也算是夫妻间的趣味。有商有量地办事,竟也能琢磨出别样的人间烟火。
“这两个罢。”皇帝提笔,在册子上圈出两个人名来。“人虽没见过,但听说这两户人家家风清正,少有纷争,家境也殷实些。他们也算是服侍过皇后的宫女,既要放出去,就得好好的挑两户。到头来出去了还不及在你身边,竟不如不出去的好。”
黛玉伸手接过册子来看,但见皇帝圈出两个人。一个叫冯菁,算是神武将军冯唐隔了几层的侄儿,比冯紫英还大两岁,也算是堂兄弟。另一个叫卫叶,是卫若兰的隔房兄弟。可见皇帝是真真切切用心看过的,并不是无的放矢。
“皇上挑的人向来叫人放心。”黛玉果然将这两个人名记下,道:“只是终究没亲眼见过,不知人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