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江南,等成了礼,坐上凤椅了,连京城都不能再逛了。就那么被紫禁城给困住了,成了四方天底下的喜鹊白。
“会有机会的。”皇帝当然知道她这隐隐的难过是什么,林家原本是想带着她回苏州去的,然而一道诏书下去,黛玉成了皇后,江南就成了回不去的旧梦。皇帝紧紧抱着她,郑重其事得像是在拟诏书:“我答应你,再过两年,一定带你回去看看。”
太上皇和先帝都曾下江南游历,有了先例,轮到他也不算出人意料。
“我记着了,等你带我去。”
两人又静|坐了一刻,黛玉忽而想起刚才在杏花春馆还有些话没说明白。于是打起精神:“才刚你还说,等没人的时候告诉我南宫氏的事。眼下只有你我,总能说了罢?”
皇帝正半阖着眼小憩,叫她推了一把,睁眼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说:“还记着呢?什么大不了的事,值当你总是记着。”
“快说罢。”黛玉坐直身子,从攒盒里拿出一把瓜子来吃。真是一幅聚精会神,就等着听故事的架势。
攒盒里还有,皇帝偏要从她手里拣出些来和她分着吃。一面吃,方一面道:“兰陵南宫氏先前从没人出仕过,因为他们向来以女子为尊,很少有南宫氏的郎君能够得到权柄和支撑。”
到了康贤这一朝才有个南宫季,算是杀出重围,竟然叫他顶着南宫的姓氏做了山东巡抚。
黛玉想听故事,皇帝便也做出讲故事的样子。拿着酒盅当惊堂木,不轻不重叩了下桌子:“这个门阀真正扬名是在大成末年的颂正朝,说南宫氏出了个姑娘,排行十七,和颂正朝的宜安帝姬宋氏并称双姝。宋氏以美貌而名扬天下,南宫十七据说生得和她不分伯仲,自小修习求仙问道之方。具体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明白,只知道后来传出流言,说南宫十七真的习得了登仙之法,在一个叫天水谷的地方,和她的师父一起坐化成仙了。南宫氏因此声名鹊起,从此成为门阀中的翘楚。”
这世上谁不求长生?但又有谁真的能求得长生?可是南宫氏有人做到了。既然有第一个,就能有第二个。
调动南宫氏全族,难道还办不成这事?
“登仙长生,是以这才是南宫氏的底气?”黛玉听得很有兴致,但当故事来听是足够了,正把流言当真,实在有些可笑。黛玉摇头道:“不过是些流言,难道你也相信?”
“南宫十七之后,数百年时间都没人再摸到登仙途的法门。要说相信,倒也算不上。”皇帝怕黛玉吃瓜子吃絮了,替她倒了盏热茶来吃。接过她手里的瓜子,顺手替她剥起瓜子仁来。一边动手一边说:“我不知道南宫十七成仙这事究竟是真是假,但有一件事是真的。”
黛玉正吃茶,闻言茶也不吃了,擎着茶问:“什么事?”
“南宫十七曾经和慕容氏一位先|祖相识,赠留芳果三枚,据说可以医死人肉白骨。太|祖爷平定天下的时候受过一次重伤,几乎垂危,也是借着留芳果才得以保住性命。”
有太|祖爷才有大庆朝。南宫氏先人留下的留芳果救了太|祖爷,于慕容氏全族都有活命之恩。原来这才是慕容氏真正的底气!他们或许没有登仙问道的方法,但手中确实有一份神药,甚至可以救治垂危伤患。
黛玉还是不大敢相信:“那药真有那样神奇?”
“三枚留芳果是慕容氏代代相传的至宝。”皇帝接了她手里的茶盅,凑到唇边自己吃了一口润了润嗓子:“太|祖爷用了一枚,还有两枚在奉先殿里供奉。我御极的时候曾见过一次,虽是丹药,却透着一道琥珀色的莹光。把灯都熄了,留芳果的光芒能照亮一寸之内。”
“那不是和夜明珠一样了?”黛玉听得极向往,也很想亲眼看看,究竟是什么丹药竟然能散出光芒。“什么时候我也能瞧瞧就好了。”
“就知道你好奇。”皇帝笑着点了点她鼻尖,“不着急,等咱们大婚的时候,我得领着你上奉先殿祭拜先|祖,届时就拿了给你看。”
黛玉有样学样,也在他鼻子上点了一下,嗔道:“哪有你这样的,总把大婚挂在嘴边,真不害臊。”
听了南宫氏的事,解了自己的好奇心,黛玉却又因此而生出缕缕担忧。坐着愣愣地出神,直把自己手里的帕子拧成了愁肠百结。
皇帝看得都替她的手叫屈,伸手将她握住,把帕子
抽出来搁到桌上,问道:“才刚还好好地,这又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