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开元帅府节制诸军,各地制置使统辖兵权,京湖、淮南、四川三地的制置使所辖的兵力几乎已经占了南宋所有能战士卒的一半居多,这些兵卒所在的各军其实无论是南宋朝廷还是枢密院,都是无法绕过各地制置使直接调动的,自然而然的朝廷控制军队的能力就被削弱。
朝廷控制军队的能力被削弱,随之而来的就是枢密院虽然说依然是南宋境内所有军事的最高指挥机关,一应权柄也是随之缩小。
如今的南宋,禁军已经不再是天下‘精’锐聚集地,主要地位依然不复存在,天下能征善战之卒尽皆都在边地各个制置使麾下。厢兵一直都存在,而且很多,战斗力低下;一直存在在北宋军事体系中的蕃军也就是原本的西北边防军到现在已经完全不存在,同样被如今的各个制置使麾下诸军所取代,至于负责各地乡间治安打击盗匪的乡兵,到如今更是多如牛‘毛’,制度繁杂,管理紊‘乱’,不要说枢密院,怕是各府州主管厢乡两军的巡检一流都不太清楚自己辖区内的乡兵具体人数和情况。
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统计有三十六州府之地。
按照南宋约定成俗的规矩,各府州必须常备马步军各一军,广南两路多河道又靠海,也大多都需有一军的水军。这也是为什么贾似道之前在大衙中见到的,帅司中基本都是马步水军三军都统,而不仅仅马步军都统。
秦寿汇总的也正是三十六府州中厢军的主要数据,对乡兵,根本没有任何的介绍。
禁军编制为厢、军、营、都4级。厢辖10军,军辖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厢军则是军、营、都三级编制。也就是说每个厢军都指挥下都应该有常备厢军两千五百人整,每个州府却掉没有水军存在的……哦,不对,广南东西两路,无论是不是靠江靠海,所有州府都有常备马步水军三军。
贾似道摇摇头,也是有些无奈,吃空饷,在如今南宋的地界上很正常,基本上各府州都是如此,不管有没有江海,马步水军三军齐备。
三十六州府,每个州府至少应该有七千五百人厢军常备,这是各地州府负责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官员的‘侍’卫、迎送等的兵卒,是由枢密院定下的数量。当然,如今厢军也还担负了守城、缉盗的责任,毕竟各地原本能战的诸军大多都调往各个制置使麾下听用。
这样计算下来广东路如今仅仅是厢军所属就应该有二十七万人之多,这是朝廷和枢密院定下的数字,户部每年都会按照这个数字来拨放粮饷军械等,各个州府也会按照户部的要求对各地厢军拨付一些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