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后继无人

他没有正经去学过一天的金融管理相关知识理论,虽然当兵时候也算看过一点经营管理的皮毛书籍。

可军人生涯严苛的训练和排的密集的出勤,让他看书的时间被压缩的极其有限,究竟看了多少,学到多少,记得多少,他压根就没概念。

印象中是没多少。

所以顾氏之所以能开起来,而且居然发展的还算不错,全赖了顾家的名头,以及他自个儿挣来的军功和老爷子的名号。

尤其是老爷子,放眼整个s市,敢不给顾老爷子面子的人,应该还没出生。

哪怕是当年的韩老爷子,都想过跟顾老拉拉关系,可惜顾老对韩老爷子不甚喜欢,因而不愿深交。

偶尔某些场合碰到,也只是点头之交,甚至能够避开,就尽量避开。

顾海峰对韩老爷子印象倒是不错,甚至还受过些许指点,他自然懂得那是韩老爷子在通过他向顾家示好。

但顾海峰也知道自家老爷子的脾气,许多方面,也是不敢真的去惹老爷子不高兴的。

所以跟韩家,是真的没有过什么合作。

可不管如何,顾海峰的顾氏起步虽晚,发展的的确非常好,可较之于韩氏,其实还是差点的。

后来顾氏被顾少卿接手,顾少卿大刀阔斧的对顾氏进行改造变革,改名顾氏为ule,几年时间,ule今非昔比,已经成为s市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

至于余氏,五年多以前更是大厦将倾,若不是韩氏帮忙,可能s市已经没了余氏,后来温时越成为余氏总裁。

也是这么几年时间,发展的不能说数一数二,但在s市的众多企业之中,绝对是数得上名的。

这么一对比,众人恍然,韩氏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韩家小辈之中,没有能够力挽狂澜的人啊。

顾氏有顾少卿,余氏有温时越,韩氏自从韩家老爷子去世之后,韩文刚韩文强两兄弟接手,但这两人性格古板,做生意上并无什么建树,会被年轻人取代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