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记忆 周梅森 1593 字 8个月前

毕元奇摇了摇头:“问题是,陵城是否还能守上三天以上?今日下午六时以后,日军一反常态,在东、西两线同时发动夜战,八架飞机对东线进行了轮番轰炸,我怀疑这其中必有用意。”

“用意很明显,就是迫降么!他们想在我部投降之后,集中兵力回师醉河,吃掉新81军!新81军不像我们这样七零八落的,赵锡恒有两个整师,一个独立旅,总计怕有一万五六千狼羔子哩!”

“军长,难道除了等待新81军,咱们就没有别的路子可走了么?咱们就不该做点其他准备么?”

杨梦征浑黄的眼珠一转:“做投降的准备么?”

投降这两个字,只有军长敢说,毕元奇见杨梦征说出了这两个字,便大胆地道:“是的!事关全军六千多弟兄,不算投降,不过是改编。我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俟形势变化,我们还可弃暗投明么,就像民国二十六年前那样。”

杨梦征摇摇头:“我不能这样做!这是陵城!许副官长、白师长,这里三分之二的弟兄,都是陵城人,咱们和日本人拼了整三年,才拼出了新22军的抗日英名,作为新22军的军长,我不能在自己父老兄弟面前做汉奸!”

毕元奇不好说话了,他不是陵城人,他已从杨梦征的话语中听出了责怪的意思。

副官长许洪宝却道:“军长!我们迫不得已这样做,正是为了我陵城二十二万父老乡亲!在光明大戏院门口,还有方才的电话里,乡亲们讲得还不明白么?他们不愿陵城变为一片焦土哇!他们也不愿打呀!打输了,城池遭殃,百姓遭殃,就是幸免于战火的乡亲,在日本人统治下,日子也不好过。而若不打,我军接受改编,不说陵城二十二万百姓今日可免血火之灾,日后,有我们的保护,日子也要好过得多。”

杨梦征叉腰站着,不说话,天花板上悬下来的明亮吊灯,将他的脸孔映得通亮。

毕元奇叹了口气,接着许洪宝的话题又说:“梦征大哥,我知道,作为抗日军人,这样做是耻辱的。您、我、许副官长和我们新22军六千弟兄可以不走这条路,我们可以全体玉碎、尽忠国家。可如今城里的二十二万百姓撤不出去哇,我们没有权力让这二十二万百姓陪我们玉碎呀!梦征大哥,尽管我毕元奇不是陵城人,可我也和大哥您一样,把陵城看做自己的家乡,您如果觉着我说这样的话是怯战怕死,那兄弟现在就脱下这身少将军装,找根汉阳造到九丈崖前沿去……”

杨梦征红着眼圈拍了拍毕元奇圆圆的肩头:“老三,别说了!大哥什么时候说过你怕死?这事,咱们还是先搁一搁吧!至少,今夜鬼子不会破城!他们飞机呀、大炮呀,是吓唬人的!还是等等新81军的信儿再说!现在,咱们是不是先喝点什么?”

许洪宝知道军长的习惯,每到这种抉择关头,军长是离不开酒的。军长酒量和每一个豪饮的陵城人一样,大得惊人,部属们从未怀疑过军长酒后的选择——军长酒后的选择绝不会带上酒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