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七零小地精 老胡十八 5123 字 7个月前

既然是好姑娘,那就不能让她们吃亏,“你们的柿饼还卖不卖?我出四块。”

“真哒?”幺妹喜出望外,四块也快赶上五块啦,而且她有预感,伯伯要的量应该不老少,数学应用题告诉她,单价降低没关系,数量增多的话,总价也会增多,且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利润比卖给何老师的还高!

“我要三百斤。”

“真的吗?”幺妹激动得站起来,“哇哦!伯伯你可不能骗人,要说话算话,我们家有呢!”

她激动得声音都变了,像小时候那样动不动就会喊破音。

罗德胜蒲扇似的大手把胸脯拍得“嘭嘭”响,“我罗德胜顶天立地男子汉,又不是那些娘们。”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介绍信,“我叫罗德胜,籍贯红星县羊蝎子公社羊蹄沟生产队,你可以把回去让你家人上大队部打听去,我要不买三百斤你直接去我家拿粮食抵。”

幺妹当然是很认真的,把他介绍信上每一个字都研究了一遍,确保内容和字迹的真实性,这才激动的问:“那伯伯什么时候要,我让我爸妈给你送来?”

罗德胜轻咳一声,摸了摸鼻子,不自在的说:“嗯哼,这事我还得跟你们家大人商量一下。”

他知道,这批柿饼虽然卖相不怎么样,可它货真价实,味道正,如果能拿出去,不用跑太远,就在省城也能卖出去,他在火车站和班车站都有固定的“客户”,每斤至少还能挣几毛钱。

可问题是,没钱啊。

他为难地把自己目前的困境说了,希望幺妹回去能跟家长如实反映并替他说两句好话,“你告诉他们尽管放心,我不会赖账,我会写欠条。”

他想了想,“如果他们不放心的话,我可以把我的东西压给你们,这包里还有四十套线衣,怎么说也值四百块钱。”

“我要真跑了,这线衣就任由你们处置。”他斩钉截铁地保证。

幺妹想了想,点点头,总觉着是资不抵债。

她可是世界第一聪明的小地精,“三百斤柿饼一千二百块,伯伯你不是说你有红肠和人参嘛,也一并压给我们。”

“啥?!”

“对呀,反正只要你回来付钱,我们就不碰你的东西。”不然,嘿嘿,光人参就能稳赚不赔,还巴不得他就这么一去不回呢!

罗德胜没想到她居然这么鬼灵精,“这……这也太……”相当于把他所有身家压上了,不是几百块,是全部身家啊!光进价就是两万块的货,更别说要是年后人参真涨价的话,那就是三万块!

你说他能不急?

幺妹算是看出来了,人参才是他最看重的,知道爸爸教的“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愈发不肯让步,咬定就要他压人参,如果觉得债不抵资的话,她们家一共有六百多斤柿饼,可以全给他带走。

现在是罗德胜有求于她,他还能怎么着?只能任由小地精“勒索”呗!

反正,他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的柿饼挣的是快钱,反正到时候知道她们家厂子在哪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再说,子女道德品质体现的是父母的道德水平,崔绿真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也不会是见财忘义之辈。

当即,他同意了,并跟着她们回家,拿货!

要说王满银这一整天,可真是过得美滋滋啊,一大早在社员的羡慕嫉妒中拉回了满满一车大柿子,就听老婆说幺妹给他们卖出去五块一斤的单价!

掰着手指头算,一斤五块,十斤五十,家里还剩六百斤就是三千块,刚拉回来一车,二十天后又能收货六七百斤……啧啧啧,这一个多月时间他就能净挣四千块?

不是暴利是啥?!

说句大胆的,就是卖大烟也没这么暴利的啊!

小市民王满银高兴得找不着北了都!

而中午,他的小福星又给他带回个大客户来,一开口就是他剩下的全要了!

“六……六百斤?”他不争气的咽了口唾沫,脚下差点站不稳。

幺妹得意的点头,看吧,这大主顾还是她找的,小地精厉害吧?

“厉害厉害,绿真你这脑袋瓜里装的都是啥?”高元珍激动的抱着她转圈圈,就像对小明明那样。

幺妹被她转得头晕目眩,赶快停下来,把他拿不出货款但可以用四十套线衣二百斤红肠和三百斤人参暂时抵债的情况说了。王满银最不缺的就是胆量,罗德胜都敢压,他有啥不敢要的?

那人参,他已经全检查过了,随便一根拿出去都能卖一二十块,当抵押的资本远远超过债务时,最担心夜长梦多的就是罗德胜了。

当然,他们还不能信任他,在他打听怎么没看见幺妹父母时,两口子都是打哈哈糊弄过去。开玩笑,国家干部能让你个倒爷知道?

是的,这年代,倒爷再能挣钱,在传统的贫下中农眼里还是不受待见的。在普罗大众眼里,能去当倒爷的都是不安分的好吃懒做的混子,没几个好人。

好好的社会主义道路你不走,走资本主义道路那就是旁门左道,活该被人鄙视!

当天下午,王满银开着拖拉机去罗德胜存放物资的地方,把东西拉回来,又把六百斤柿饼打包装好,伪装成粮食,给他送到火车站。

晚上,有一趟夜火车上省城。

倒爷的门路,是这几个农民实干家们想不到的,他们只顾着把罗德胜的东西存放好,做好防潮防虫准备。王满银实在是眼馋那几百斤红肠,听说还是哈尔滨带过来的,那可是特有钱的大城市,到处都是石油工人钢铁工人的大城市啊,他们吃的东西能差?

趁着盘点,他拎一根上灶台,切了放蒸米饭的锅里蒸熟……那满满的肉味,蒜香味,再来两盅高粱酒真是让人过瘾!

高元珍回家一看他居然吃人东西,气得捶了他一顿,“瞧你出息,馋不拉几,不吃会死是吧?”

王满银无赖的笑着说:“会死,我以后每天吃一根你信不信?”

高元珍虎目一瞪,“你再说一遍。”

“怎么着你男人在你心目中眼皮子就这么浅?老子几千块的大生意还在呢,不缺这几块肉钱,等他回来肯定一分不少给他。”

虽然他是这么说的,可高元珍还是担心王满银哪天喝醉了放不该放的屁,红肠事小,人参事大呀!还是祈祷这罗德胜赶紧回来拿他东西吧,她啊,可赔不起。

欠条上写得明明白白,这些东西只是暂时抵押,如果超过约定时间没付清货款,他们才有权利处置。但如果他能按期给付,而抵押物有非正常折损的话,他们必须照价赔偿。

这是一份让双方都放心的文书,唯独让高元珍不放心的就是丈夫。

好在,她的不放心并未持续太久,当第二车柿饼出炉,全国高考考完半个月左右,罗德胜终于风尘仆仆的回到大河口了,空着手。

没把柿饼带回来,那就是全卖出去了。高元珍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胸膛了。

幺妹就直接多了,兴奋地问:“罗伯伯,柿饼全卖完了吗?”

“对。”

“卖多少啊?”

罗德胜犹豫一下,他这趟可没少挣。

高元珍赶忙岔开话题,“一路顺利吧?”

“顺利。”说着从背包里掏出一堆衣服,里头包裹着几大罐黑芝麻糊,瓶罐上贴着“上海食品厂黑芝麻糊”的标签。

高元珍刚想说这男人看不出来还挺细心,居然想到给孩子带吃的。

幺妹却发现,这“芝麻糊”不对劲的,摇晃罐子的时候,里头的糊糊居然不会像散沙一样动。

罗德胜“嘿嘿”笑着,把盖子揭开,里头居然还有一层“黑芝麻”盖子,仔细一看,居然是假的!

罐子内里垫着一层黑芝麻纸,从外头看就是普通芝麻糊,密不透光,可瓶子里装的却是一卷卷暂新的“大团结”!二百四十张足足有八两多重,把瓶子塞得满满登登。

大家的瞠目结舌着实让罗德胜得意了一下,“外头乱得很,车站扒手多,专挑咱们这些倒爷外乡人下手。”

是啊,自从安徽和四川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自己种自己的地,积极性一高,效率大大提高,时间就宽裕多了。这时候有头脑的就会寻思着出门挣点零花钱,老实巴交的给人建筑工地干苦力打短工,本就是混子的,那就只能捞偏门了。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开始从农村零星流向城市,世道,开始以人们不敢想的速度,慢慢变化着。

高氏老字号食品厂仅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挣到了整整两千四百块,这要放几年前,甚至半年前,谁敢信?大家连想都不敢想!

黄柔以为她闺女要当“推销员”是闹着玩儿的,过了新鲜劲就会丧失兴趣,谁知道她等了几天居然能来这个消息?二千四不算,罗德胜又把刚出炉的第二批柿饼带上省城了。

这一次,在他的建议下,大家伙有意缩短柿子暴晒时间,避免阳光直晒,控制好箱子内温度和湿度,再加秋后柿子更加成熟,糖分析出更多……做出来的柿饼,那叫一个金黄透明,丰厚肥美!

这一批六百五十斤,他给了四块三的价,一口气进账小三千。杂七杂八的算上,再刨除成本,高氏食品厂以四千五百块的净利润来了个开门红,迎接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