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和虚假做到极致的时候,都会让人心生恐惧。
中原中也对我的信任感是我给的。他的笃信是我们互相建立起来的。我告诉他,我什么时候可以放心大胆的去相信,什么时候可以将我的话无视掉。
直觉系的人我觉得很好培养,只要建立起了互信关系,那么就不用担心他会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选择。
“中也——”
在我们窝在沙发里打攻略游戏的时候,我冷不丁的叫了他一声,他“嗯”了一声。
我说,“接下来不要相信我的举动。”
中原中也对这句话的心理阴影有些大,因为在说完这句话后,有一段时间,我做的举动都让他……怀疑人生?
我没有一些哺乳类动物叼着别人脖子上的皮肉,然后象征意义的用牙齿磨蹭两下,以示亲昵的习惯。
我其实很少亲近他人,看上去关系很好的人,都有距离。
真正亲近的那一刻,最有可能是扼住他人的脖子,语气亲昵的:“死掉好不好?”
那时候没有这句提醒,所以一举一动都是令人绝望的真实。而说了这句话后,中原中也就有了一点心理准备了。
我告诉他,接下来那些看上去关系很好的举动,看上去很亲近的举动,背后都有目的,将它们忘记比较好。
“我不觉得中也能够分析出来,只会带着几个人一起头疼。”
中原中也一帽子扣在我脸上,“白濑,你这家伙,想进医院吗?”
我很友善的提醒他:“我希望我看得见你的时候,你已经不脸红了。”
“你别说话。”
“……好的。”
我善解人意的闭上了嘴巴,给即将被我欺骗的中原中也留下了足够的缓冲时间。我干坏事之前习惯一向如此,会提前告知被盯上的人“你可能要死了。”
中原中也是收不到这种死亡提醒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会因为自己的良心道德感而备受折磨。
以前的时候,他试图告诉我,这种行为不是表示“憎恶”而是“喜欢和亲近”。我笑容弧度都没变过,“那就是欺骗好了。”
14岁的中原中也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个中原中也的帽子,外套的兜帽都遮不住他脸上冒出来的火烧火燎,他那时候的脸跟他的发色差不多了。
他用武力压着我读书,试图让我理解我的行为跟“憎恶”“欺骗”没有关系。我书看完了,认真思考了一个下午,眯着眼睛半醒不醒的,“我的定义没有错。”
“哈?没错?”
“对我来说,这种行为就是欺骗。”
的确是欺骗,14岁的时候是,现在20岁了依旧是。
我都告知他了,他对这种欺骗行为为什么还是接受不良?
“是因为无法适应这种表示亲近的行为被用来欺骗别人?”
“还是无法理解我对欺骗和憎恶的定义?”
我视线被帽子挡住了,但这不妨碍我向他解释一下,我为什么会说这是“憎恶”和“欺骗”。
“欺骗是用虚假的东西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憎恶是为了向别人表达不喜所以做出令他厌恶的事。”
“我这种行为,有什么不符合的吗?”
我不会亲近别人。却会对中原中也做出看上去很亲近的行为,这是欺骗。
我不喜欢中原中也是束缚“荒霸吐”的控制装置,但却需要他,所以会做让他难堪的事情,即是憎恶。
最后是中原中也气急败坏一样的将我按进他怀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