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无数的例子告诉,任太虚有时候实力扩张的太快不是一件好事!
步子迈的太大了,会扯到蛋!
秦始皇吞并六国,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他的野心永远不会停止,他在世的时候,也是压制住了一切,但是随着祖龙的驾崩,顿时只能是二世而亡!
成吉思汗征服了无数的土地,又如何,数十年之后,元朝便是彻底的的崩溃!
杨广三征高丽,改革科举制度,开辟大运河,企图一代人完成百年的伟业,如何?
终究是变成了隋炀帝!
薛定谔比以上的三人更甚,他的文治武功远超三人,好像是三人的结合体一般!
三十年来,大秦便是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但是这一个庞然大物其中却是累积了太多的伤病!
盛世的繁华之下,却是隐藏着无数的危机!
此代的大秦新主乃是薛定谔的曾孙薛玄弼,有名的仁慈的君子,同时其人的手腕也是不错!
任太虚知道薛定谔选择此人的原因。
就像是任太虚第二世选择自己的品德破佳的曾孙一般,这二世君王不求其实开拓之君,只要能做好一个守成之君便是足够了!
或者是以大秦目前的状态,一个守成之主远远好过开拓之主!
守成之主和开拓之主实际上并无有高低之分,只是开拓之主更是容易立下功勋,被人铭记而已!
在大汉,汉武帝这位开拓君王的文治武功卓越,很是容易让人记忆。
但是人们确实往往忽略了汉武帝能开拓的前提,若是无有前两代帝王——汉景帝和汉文帝的文景之治,为之打下厚厚的底子,汉武帝的存在便是不符合事宜的!
甚至若是底子不够厚,汉武帝便是会成为第二个隋炀帝。
杨广这个开拓之主,能够野望这一代便是完成百世伟业,便是因为有着他的父亲,杨坚这位绝世雄主的开皇盛世为之打下的厚厚的底子!
而现在的大秦底子更是厚实,同样的弊病也是很多,时间短暂这些弊病而未能消除。
现在的情况之下,一位守成之主绝对是远远比一位开拓之主更是符合时宜。
现在的大秦不需要开拓,只需要一位优秀的守成之主,能够渐渐地消除、治理大秦这些年来因为步子迈得太快而产生的矛盾、弊端便是足够了。
不过想着此时西南的一个人,任太虚又是微微露出了笑容!
西南王薛镇南,薛定谔嫡孙,现在的大秦新主的皇叔。
这些年来随着大秦这个战争巨兽而不断的征战,其中也是不断的出现璀璨的将星,无疑,薛镇南便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个!
其人堪称是薛定谔之后的第二个皇室的军神,此人南征北战,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薛定谔封为西南王,坐拥西南。
前些日子,薛定谔才是驾崩,这位皇叔在未曾受到君命的情况下,很快便是回到了京城。
虽然,最后只是也是灰溜溜的出了京城,但是“皇叔之心,路人皆知!”
如此的情况倒是让任太虚想到了燕王朱棣和他的那位侄子建文帝朱允炆。
不过,此代的大秦新主薛玄弼虽然是仁厚君子,但是远远不是建文帝可比的。
其人更是像汉文孝帝,虽然是手腕不凡,但是施展起来堂堂正正,更像是仁厚君子!
任太虚想要改天换地,其中重要的一环还是要应在这位西南王的身上!
他手下的暗子来报,此时的西南王对皇位上的侄子可是十分不满意,正在自己的封地上整顿兵马。
同样的,在京城的暗子来报,秦帝薛玄弼对着西南王的暗中的动作也是清楚明白,已经是安排了好了大军。
只是他似乎就是等待着薛镇南先行动手,意图得到大义。
便是此方手段,他就是比建文帝朱允炆强得太多了!
作为新帝,他也是需要立威,而薛镇南便是最好的立威对象。
而且根据任太虚在朝廷之上得到的消息来看,这位新帝明显是想要削藩,这是他定下的国策!
如此说来,镇南王被当做是杀鸡儆猴的对象便是顺所应当的!
要是正常的情况下,薛镇南非但是不会如同朱棣一般成功的造反,反而是会成为秦帝薛玄弼的立威目标!
然后,秦帝薛玄弼才是会借着藩王早饭的借口,掌握大义,堂堂正正的削藩,集中手上的兵权。
之后才是凭借着他的手段,慢慢的扫除三十年来的弊端。
或许在他的手上又会创下一个真正的盛世!
不过,接下来,有着任太虚的插手,镇南王得造反起义虽然是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绝对不会简简单单的结束!
任太虚还打算借着镇南王的手,彻底的扰乱大秦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