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场战争结束,任太虚也是微微一叹,到底是的国家!
有着一一致的宗教信仰,教尊死后,反而是激发了那些教众的疯狂!
不过这疯狂只是暂时的,只要是清醒过来,对面意识到真相,便是更无抵抗之心。
对面的局势、战局很快糜烂,不断地有教众逃出战场、
任太虚也终于是未有消耗太多的将士,未有两败俱伤。
虽然是有所损失,但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终究是顺利的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烈阳国的财富、人口、资源这便是一笔直接的、巨大的战争财富!
同样的,失去的烈阳国的制约,西域可以说彻底就在任太虚的掌控之下!
接下来,无有烈阳的抵挡,任太虚便是可以携带大胜之势,直接逼迫那些小城邦的城主投降!
转眼之间又是三月。
秋风瑟瑟,此时的任太虚骑着白马,行走在漫漫黄沙之间!
这三月之中,携带着灭亡烈阳的威势,其余的小城邦无有敢反抗任太虚大军的。
大军所在,那些城邦的大王,全都是出城献城降服!
由此,数十个城邦的臣服,直接让任太虚彻底的成为西域之主。
望着眼前的漫漫黄沙,任太虚也是有些感叹。
最近任太虚倒是一件烦劳的事情。
他已经是年过三十,却是无后。
他的婚姻、子嗣的问题已经是得到父母长辈以及麾下的部下的关心。
此时的任太虚一统西域,已经是有了自己王业的基础。
同样的,作为一方诸侯,传承问题很重要!
但是任太虚心中又是很明白,现在的世俗的王业,不过是自己踏上大道的基础而已。
他的前路终究是大道。
儿女情长的,任太虚不甚关心。
有着前一世的经历,任太虚也是更是担心。
在此方世界留下自己的后裔并非是好事。
就在任太虚犹豫这是否从自家宗族之中收养一个义子,继承自己的大业的时候!
一消息顿时便是吸引了任太虚的注意力。
秦帝薛定谔兴兵二十万北伐!
这一刻,任太虚的注意力瞬间集中,通过他手下暗子收集的消息,任太虚已经是确认了,这一次绝对是大战!
大概率是南北统一之战!
虽然只是宣言说二十万大军,但是大秦集中的力量远远不止二十万。
除了维持后方的留守大军,薛定谔几乎是在江口集中了所有的大军,没有一丝的储备积蓄力量。
这看到这些消息,任太虚不由得有些诧异!
薛定谔太急了!
几年前,他才是吞并了大周,此时还未完全消化,又是要大军征伐。
实在是有些急了!
任太虚分析过薛定谔的性格,对于薛定谔的经历也是有所分析。
无论是二十年的浮沉,或者是一早掌权,便是直接彻底的掌控兵权,更是恰巧有了“大义”造反。
任太虚出身寒门,之前作为大梁翰林的时候,对大梁朝廷上的寒门势力也是有所接触。
仔细分析了薛定谔的时候,任太虚更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薛定谔手下的许多将领文臣都是大梁的朝堂上寒门出身的存在。
要知道这些人包括任太虚,以往都是被弘治帝提拔过的!
弘治帝可以说是他们的恩主。
但是这些人在大梁亡了之后,转身就是离去,现在更是在薛定谔手下安安稳稳的任职。
未免是有些“拔吊无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像任太虚这样的早就图谋不轨。
而且任太虚名义上也是在被弘治帝舍弃之后,才是……
而且联想到薛定谔对吞并大周,大梁的过程之中战局太顺利,其中也是有了太多的巧合。
这未免是有些巧了,太多的巧合便是不正常。
薛定谔在任太虚的印象之中,完全是老奸巨猾,城府深厚。
此时大军出动,显得太急了,莫非是有诈?
其中另有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