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派系之所以能够独立于其他团里存在,他们势必有着自己的立足之本,而这个根本就是每个派系所掌握的功法。拜入派系的修士虽然能够习得对应派系的功法,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他也就失去了学习其他功法的权利。
毕竟现今的派系可没有什么包容性,所以一旦进入一个派系常规情况下便终身不能更改。然而每一个修士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也有着无法代替的地方。
这个独特性也势必会让他们对功法的存在,有不同的反映。而这里面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功法与修士的契合程度。如果这个契合度合格,修士便可以通过修习对应功法获得进一步提升。
而要是这个契合度没有达到他们各自的标准,那么这个修士即便是再怎么专研也难有寸进。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和所谓的天赋有关,但是既然能被选入派系修习,那么这些修士其实自身的条件也肯定超过了常人。
对于这种所修习功法与自身不契合的修士,派系自然是无能为力。毕竟一个派系所掌握的功法也是有限的。而这一部分修士想要继续提升,那么就必须更换功法。
但是他们已经投入了对应的派系,如果转头他派。对当前派系无异于是叛逃,而且越是到如今这个年代,这些所谓的派系便越发看中自己的独特性。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出现类似的事。
一旦修士走上这条路之后发现走错了,他们这一生也差不多算是到头了。不仅如此,每一个派系中出类拔萃的弟子,总是凤毛菱角,有的甚至整个派系都没有一人得到所谓的真传,其实也和功法契合度高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二,各个派系之间虽然也有交流,但是这却仅限于表面上的切磋等事宜,至于相互交流双方心法之类的事,则绝无可能。
然而功法的存在,其实也是人编撰而来。而只要是人,就或多或少有着局限性,所以这些有先辈们编撰的所谓功法,其实也并不是完美的状态。但是一旦这名编撰的前辈道消,也就意味着对该功法最了解的人不复存在。
如此一来后辈们,想要达到先辈们所修习的程度就已经十分不易了,而如果要超越先辈,那么所要付出的艰辛势必会被编撰者更加巨大。这也是每个派系在兴盛了一段时间后,衰弱的原因之一。
“前辈的意思是,如果有人能打破这个相对封闭的现状,那么这些修士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