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7章

袁沅跟霍无在学校门口分开了,她先去了学校,了解了接下来的流程。董凯言同她一起去看房子。房子离学校不愿,骑自行车二十来分钟就能到学校了。周围的环境也很好,一大片都是别墅。草坪游泳池都有,隐蔽性足够好。

董凯言看呆了,还以为她是跟人合租。房东会几句中文,摇头说no,指着袁沅中英文混杂一通说。董凯言目瞪口呆,这才知道是整租。袁沅跟房东商谈,他在一边不吭声。房子看完,价商谈好,合同签订了。他还有些恍惚。

袁沅问:“你现在住哪里?距这里远吗?”

董凯言回过神:“不远,就在第八街道那边。”

袁沅在脑海里过了一遍a国的地图,第八街道已经是远郊,不过开车过去确实用不了多久。

董凯言踌躇一会,“袁沅,你真要一个人住这么大房子?”

“这房子大吗?”她不觉得,面积是比北京的别墅大,但使用面积不大。北京是三层,还不包括地下室。这里只有二层,一楼不适合做实验室,二楼又太零碎,房间多,但都不大。

董凯言都要苦笑了,他来a国几年了,还住在公寓楼了,跟人合用厨房的那种。

“这还不大吗?都可以开派对了!你一个人住不怕吗?”

袁沅摇头。董凯言又想问房租了,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他又租不起,又必要问吗?

出国交流学习住这么大楼,一般的家庭根本就承受不了。盖帅家里的情况,他是知道一点的。比他家还差一点点。但袁沅家里的情况,他不知道。因为知道她跟盖帅是表兄妹,所以一直认为两家的情况差不多,现在看来他猜错了。小美女至少是个富二代。这差距太大了,他那点心思还是算了。

袁沅把房子

上下都看了一遍,心里有了个大致规划。她交换学习一年,房子没有必要大动。一楼住宿,二楼做实验室。制药的那些没必要全搬过来,简易的可以就地买。袁真处理早期的提炼分析已经很熟练了。她只需要在这一年里面满足自己的用药量就可以了。

工人也没必要请,袁真可以胜任。她跟周围的人不熟,应该没谁会热情四溢盯着袁真猜测它的真假。

不过,袁真的储能时间太短仍然是个问题。充一晚上,只能管四五个小时。它是个只有半天时间的短工。

“累不累?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吃饭吧?”董凯言问。

袁沅当然没意见。饭店就在学校附近。董凯言的情绪显而易见低落了,袁沅原本想问他工作情况的,见他这样便作罢了。风土人情胡乱问了一通。

饭吃完,董凯言把人送到就走了。袁沅看着车远去,心里想着要不要也添一辆车。但只有一年,她又是个宅人。买了车等落灰也心疼。钱是个好东西,她总在紧缺中。

接下来的几天,袁沅忙着打扫房子。托运的东西陆续到位了。她并没有立刻拆包。新的学习环境并没有对她造成多大影响。她的记忆很好,语言障碍对她来说几乎不存在。

她选修的几门课程都与计算机有关,跟国内一样,学习这个的女生很少。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同学们都很友善。其中有一位也是来自国内的交换生,不过是位男生,学习很刻苦。他跟她选修的课程应该差不多,她经常在课堂上见到他。

国外的教学与国内的教学区别是很大的,他们更倾向动手。而这块刚好是袁沅想要练习的。他们通常采取团队合作模式。袁沅的搭档叫道森,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天才。从高中到大学,她见过不少天资卓越的少年,道森绝对可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也使得他们这一组成了教授们常夸的存在。

学校的日子上了轨道之后,袁沅这才开始复拼袁真。这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很多最早的组件要在这次复拼中淘汰下来。她的眼界导致这种浪费在所难免。

走出国门,她看得也更多。国外在ai方面比之国内要更风靡,他们有数不清的这类比赛,不仅仅

只是学生,成人的也有。她的同学道森就是机器人比赛场上的常客。他在中学时期就已经获奖无数了。大学的他已经不再参加青少年比赛,而是面向成人的顶尖国际机器人大赛。

袁沅第一次听说这事的时候就打算过去看看。道森以为她也想参赛,高兴得不得了,热情邀请她组队。

袁沅:“我没有时间。”

道森:“不需要你付出很多时间,这样的比赛很简单的。”

袁沅依旧摇头,当初她参加国内机器人大赛的时候,盖帅也这么说,但实际上他们付出了很多,不仅仅是时间,还有金钱和精力。

道森要参加的这类比赛比国内规模还大,不付出辛苦,怎么可能有收获?

道森很遗憾:“袁,你的动手能力很强,你应该参加的。”

袁沅并没告诉他自己要去旁观,回去后还是在网络上了解了一下。顶尖国际机器人大赛是面向全球的一场赛事,即便是比赛条件苛刻,参与者也众多,号称该类比赛no1。奖励也十分丰厚,奖金高达数百万美金。

与这场比赛享有同样声誉的还有国际机器人博览会。届时各国各高科技公司都会拿出他们最顶尖产品。

袁沅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会展,国内在这一块的发展显然是滞后了,不仅参与的很少,连相关报道都少见。

她很快就下了决定,博览会在机器人大赛的前面举行,她决定先去博览会看看。

为了保证自己在参加博览会时有足够的资金,她特意去银行把自己的一部分钱换成美金。办这事的时候电话响了,打过来的是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工作人员正等着她回复。她于是挂断了电话。

事办完了,再打过去。那边已经是无人接听的状态了。

她的电话号码还是当初上高中的时候,袁海给她的申请的,这些年一直都没有变过。如果是国内的号码打过来,她觉得很正常。国外的———除了董凯言,她想不出还会有谁?

霍无已经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