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十一章

季昭甩开他的手,嫌弃地说道:“别碰我,热。”

皇帝低头看看他们现在的姿势。热?不是还趴在他身上?

“三天就三天。这可是季卿头一次向着朕求宠啊,朕怎么好不答应。”皇帝又捏一把她的脸蛋,“朕也有五六天没来看你了,也不知道着急,嗯?”

季昭甜甜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却又故作得意一般:“多亏了曹姐姐的主意,让嫔妾出了好大的风头。这下宗亲们都晓得嫔妾的本事了。像嫔妾这般有才有貌有德的嫔妃如果不能得见天颜,岂不是皇上没眼光?所以嫔妾有什么好急的。”

季昭从未和皇帝提过“爱”、“夫妻”、“偕老”之类的字眼,却时时刻刻通过一丁点小小的冒犯,还有私下里相处的随意,让皇帝自己体会到这一点。她虽然在等级森严的大周活了这些年,到底前世的影响还在,面对皇帝时,并不如其它妃嫔畏惧,而这一点,偏偏是皇帝所难遇的。

皇帝望着她微笑不语,忽然开口道:“朕刚刚将你父亲平调为户部尚书。”

季昭敛去面上娇憨,从皇帝怀中起身,坐在一旁静静听着。她知道皇帝忽然提起此事必有缘由。

父亲原本是礼部尚书,如今改任户部尚书,虽说是平调,但户部管钱,权力显然更大些。朝中又有什么不费银子的?然而权力越大,责任也是越重。本朝已有好几任户部尚书因为贪腐下狱,其中不乏原本的清流,盖因为,官员即使自己不贪污,也会被贪污的众多手下拉进来。假如不肯跟着贪污,交一份“投名状”,就融不进圈子,工作无法展开。

况且大周与赫赫战事不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户部尚书责任重大。这次平调,是

机遇,也是挑战。

皇帝见她安静乖巧的模样,心中先生了怜爱:“没什么要问的?”

季昭垂首道:“嫔妾相信父亲,更相信皇上。只是嫔妾担忧父亲年高不耐操劳。”

皇帝神态温和,却是问道:“你有个弟弟十四岁了是吧?”

季昭见皇帝记得这个,心中一暖:“不错,嫔妾的大弟立文,刚满十四岁。”

皇帝笑道:“你弟弟去年乡试的成绩很不错。小小年纪已经是举人了。按照历来规矩,进士由朝廷授官,而举人有意为官者可在吏部申报,有官职空缺时,吏部就在这些人中挑选任用。朕见你父亲给你弟弟申报了,心里很奇怪,朕记得你弟弟乡试成绩甚好,苦读个三年,应该是考得上进士的,怎么要来等空缺呢?朕就去问了你父亲。”

季昭微微一笑:“父亲必然是说,考中乡试,说明基本的知识已经掌握了。此时死读书就无用了,唯有边历练边读书,才能真正有收获。而为官的同时还在坚持读书,更能陶冶心性。嫔妾也相信,大弟三年之后必能考回一个进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