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便为自己的眼角补了些细粉,又略微敷上些朱色胭脂,让自己不至于太过精神不佳。回头时见若儿也已收拾妥当,婵娟便与她一同挽手出门。
只是不知为何,她们二人路过郭嘉与荀彧两位正对坐品茶的凉亭时,总觉得奉孝身旁书案上那块青瓷砚台熟悉的很,倒像极了她们昨日让给蔡琰的那一块。
待她们赶到昨日那家食肆时,大堂内侧已有零星几桌食客在就着茶汤品些酥饼,此处大堂的装修风格较为古朴清幽,每张食案都以一幅半人高的屏风相隔,中间空隙较大,因此人们饮酒聊天时也就相对无所顾忌了一些。
婵娟和若儿瞧见蔡琰独自等候的清幽身影,连忙两步上前,跪坐在空余的竹席上,竟是顿感冰冰凉凉,舒适的很。
蔡琰见她二人没有食言匆匆赶来,还头顶冒汗,忙为她二人各自斟了杯米酒,又十分熟稔地点上两份汤饼,外加一屉猪肉汤包。婵娟恰到好处地腼腆笑笑,心底却感慨发觉,就算是自己心头有些疙瘩,可面对总爱请自己吃饭的小姐姐,还真是一点都怨恨不起来。
“蔡姐姐今日心情可是好些了?”婵娟冲蔡琰弯眉道。
“昨夜与父亲谈过,父亲宽慰蔡琰许久,总算是通畅了些。”蔡琰亦冲婵娟报以微笑。
杜若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皱着眉头抠着手指犹豫半晌,终于还是狠狠心,问道:“恕杜若直言,蔡姐姐可是与司空府有何关系?”
婵娟没料到若儿会直接开口,根本来不及堵住
她的小嘴。只见蔡琰身子一顿,声音却恍然通透,“蔡琰本无隐瞒之意,只是昨日有些烦闷,这才来不及告知一二。”
婵娟见状,只静静瞅着蔡琰,待她开口。蔡琰又道:“家父与司空曹将军为旧识,也正因此曹将军这才不辞辛苦将我自匈奴左贤王处赎回,这桩婚事也是曹将军有意促成,蔡琰实在不忍心驳了将军的好意。”
杜若心下微叹,这位蔡姐姐竟与曹大将军都是旧识?!那昨日她和姐姐还不自量力地为人家出头,想想都觉得可爱幼稚得很。
待她转头去瞧婵娟时,却见婵娟再次拿一脸震惊为“o”状的表情瞪着蔡琰,小手颤悠悠指向对方的鼻尖,不可置信道:“莫非你就是……蔡文姬?!”
文姬归汉可是她从小学便听过的故事,这位流芳百世的三国女文豪竟让她这么轻易地给碰着了?
婵娟如今的心情比之当初见到杨修时还要激动数倍。
“蔡琰小名文姬,妹妹竟还听说过?”蔡琰止不住轻笑出声,婵娟望着店家刚刚送上的汤饼,第一次竟浑不知味起来。若对方是一代才女蔡文姬,那她还有什么好不服气的,她似乎连争的勇气都不该有。
“姐姐美名在外,婵娟自是略有耳闻。”
正说着,却听一道分外熟悉的嗓音自几米之外的另一隔间传来,“德祖也来说说,家父此事是否有欠考量?”
此话激动之中略含愤怒,愤怒之余稍显无奈。
因此,这句话成功将婵娟从见到蔡文姬的震惊短路中拉回现实,婵娟拿起一块汤包,一边啃地满口留香,一边扒在屏风顶上偷偷向外瞧去。
还真是董祀?!
此刻除了董祀,隔间内还坐着这人口中的“德祖”兄,再靠近中间的位置,竟是一身玉白色深衣、仪态端庄的小曹植,曹植左手边的人她有些眼熟,似乎就是昨日还听闻过的“丁仪”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