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 51 章

苏家哪肯接手苏桦,只想要钱。钱家不想留人,更别想拿钱。

苏桦躺在地上,感觉自己的血液一点点的从身体里流出,体温一寸一寸的变凉,她觉得自己要挺不过去了,她想求饶,不管是自己家还是钱家,求他们救救自己。

她才二十多岁,她还不想死。

而且她可是重生回来的啊,怎么会这么容易就死了呢。

她还没享福,没有吃香的喝辣的,她过的甚至不如上辈子!

苏桦睁大了眼睛,看着漆黑一片的夜幕,眼神里充满了不可置信。

这场闹剧最终还是董建国到场阻止的。

苏桦被村里的牛车连夜送到了医院,但她失血过多,又加上被打掉了孩子,一直都在抢救。

苏家口口声声心疼苏桦,可一听说去医院要花钱,留下一句谁打的,谁负责,直接跑了。

陈小翠当然也不想出这个钱。

在她看来,苏桦死了才好呢。

村里又不是没人死了老婆,那个桑大旺打死了两个老婆呢,不是也没事儿。

可董建国却说什么,桑大旺老婆是自杀的,苏桦要死了,就是他们家打死的,要让她儿子偿命。

凭什么?

她自己爹妈都不管她,这还没和她儿子领证结婚呢,就害的自家损失一大笔钱。

陈小翠真是越想越窝火,越想越生气,简直恨不得把苏桦千刀万剐了,但还得盼着苏桦别真的死了。

她儿子可是高中生,是有大好前程的,可不能毁在苏桦这个贱货身上。

苏桦那边的事儿,苏桐是第二天早晨才听说的。

她没有唏嘘什么的,毕竟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

苏桦要不是想霸占原本属于苏桐的命运,也不至于弄成今天这样。

再说苏桦又不是她打的,她就是想想买哪块地盖猪圈,也比想着苏桦好。

于是到董家吃了早饭之后,

苏桦跟着董建国在村里溜达了一圈,最终在村子外围看好了块地皮。

其实现在买了也是有好处的,等过一阵秋收之后,大家伙就有空了,到时候能快点儿把猪圈给盖起来。

等过了冬天,她就可以直接抓小猪仔了。

董建国昨晚折腾到半夜,这会儿眼眶子还黑着呢,但却因为买了宅基地,老师们的工资暂时有了着落,亢奋的连连和苏桐许诺,到时候他帮苏桐找人盖猪圈,全程他看着人干活。

苏桐看着董建国这“见钱眼开”的样儿,不由得觉得好笑,跟着他去村委会交了钱盖了章,又给学生们上了几节课,其余时间一直都在看书和做题。

她看的是初中的书本——苏桐觉得自己就算再废,也不至于小学毕业考试都过不了。

但这初中的,初一的还好说,初二和初三的,确实得认真学一学。

好在她还是有底子的,自学起来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可语文、英语这些东西还好,对苏桐来说不算难。

但数学这种东西吧,就是很神奇,哪怕是初中,你觉得你会了,但刷起卷子来,事实会告诉你,不,你不会!

毕竟她告别这些知识那么多年了,想一下子捡起来,真的不是三两天就能行的。

于是有时候苏桐刷题刷的简直面目狰狞,连裴盛都不敢靠前。

好在来小河村当老师的这些人里,就有当年教初中的——镇里的学校,老师也不宽裕,基本是不管你在师范里学的啥,需要你教啥你就去干啥。

所以老师基本都是全才,他们见苏桐抓耳挠腮那样子,就上来稍微指点苏桐几句,感动的苏桐恨不得把他们的工资包了,直接给自己做家教。

不过这年代还不时兴这个,就算有老师给学生补课,那都是义务的,即便苏桐有心给钱,这几个老师还会不高兴呢。

但苏桐估摸着自己以后得有不少问题,问这些老师呢,总不能让人家白白干活吧。

她多聪明啊,这些老爷子老太太,谁家没孙子啊,不收钱,那就收抱枕吧。

苏桐话说的可好听了,“就我自己家做的,也用不着几个钱,而且我给你们的都是瑕疵品,瑕疵品就是供销社不收的,我在家放着也是占地方,你

们算是帮我的忙了。”

这几个人都是和书本、学生混了一辈子的,分辨学生有没有好好念书、考试有没有打小抄,那是一个顶十个,但想分辨出来苏桐说的话是真是假,那是分不出来的,于是一个个的都开开心心的拿着玩具回家哄孩子去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拿了人家的东西,于是他们对苏桐愈发的高标准、严要求。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苏桐经常面对这样的难题:什么?从县里拿回来的卷子做完了?没关系,我再给你出两张。

什么?觉得拔高题做不做出来都没关系,那不行,来我再给你讲一次。

什么?这套题还没做完?那我帮你去上课,你好好刷卷子吧,没事儿,你讲的我都会。

当然,苏桐现在还不知道这些,她只知道周四到了,她要去县里考试了。

她是一早背着鸡蛋坐客车去的,走的时候老王叔正在她家门口装车。

因为乔秀秀和吴巧妮全职了的原因,东西做的比往常快了不少,所以苏桐干脆趁着今天去县里,给李主任送一波货。

老王叔是自己走熟了的,没有她跟着也没事儿,她只要考完试之后,却李主任那收货款,再确认下个星期的订单就行了。

等苏桐到县里的时候,张华玲和金校长都在客车站等着她。

俩人都挺喜欢苏桐的,所以一起送她去考试,一路上都在安慰着苏桐,让她千万别紧张,考不过也没事儿,以后还是有机会的。

苏桐被她们俩说的哭笑不得,但是挺感动的,还反过来安慰她们俩,“没事,我不紧张,张老师你不用送我了,鸡蛋我顺便给您捎来来,您回家吧,不用惦记我,真不用。”

除了鸡蛋,她还一人送了一个孙悟空、一个花花,还有一塑料口袋蘑菇,“都是自己家弄的,不要钱,别和我客气。”

张华玲和金校长这才知道,原来供销社那销量极好的玩偶,居然是苏桐做的。

那天苏桐掏出一把钱,金校长就觉得,有钱还爱学习,挺不容易的。

这会儿知道苏桐岂止是有钱,能和供销社合作,那就是有了只能下蛋的金鸡。

这年头,不少人学习都是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而像苏桐这种真心实意的

喜欢学习的人,金校长觉得就更不容易了。

于是她的声音又和蔼了几分,甚至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只钢笔,递给了苏桐,“我当年,就是带着这管钢笔考试,考上了的师范,现在我把她送给你,希望你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