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 41 章

王桂花忍无可忍的翻个白眼,“你赶紧写信去。”

这么点儿的孩子,又是早产的,连睁眼都不会呢,就能看出来像谁,这家伙把董建国给能的。

再说,像董建国,以后还要不要嫁人了!

董建国虽然没抱够闺女,但也不想惹坐月子的老婆生气。

而且他还想去供销社买点儿东西给王桂花补身体,于是还是把闺女放下出去了。

王桂花累是累,但还是看了看苏桐开口,“桐桐啊?你这几天多在我家待待啊,我听说孩子睁眼第一眼看到谁,以后张的就像谁,像你比较好,好看。”

苏桐听着王桂花的话,乐呵呵的,“我董叔不是说像他。”

王桂花不乐意,“别胡说八道,还是像你好。”

苏桐也没意见——这也算夸她好看呢。

她于是蹲在床边,看那个软乎乎、肉嘟嘟的小东西——四斤半真是太小了,而且新生儿的脑袋是软的,这小东西一喘气,脑门上就跟着凹凸起伏,看着还有几分吓人。

裴盛也陪着妈妈,不过他是站着的,还问苏桐问题,“妈妈,这个小妹妹,是我的媳妇么?”

苏桐:……

“谁跟你说的?”怎么不教孩子点儿好的呢。

王桂花也看裴盛,但不是生气,“嘿呦,我们家丫头要是能嫁给裴盛,那可就好了,那是祖坟冒青烟了。”

裴盛能听懂,“就是我媳妇儿,我董爷爷说的,妹妹就是我媳妇。”

苏桐:……

王桂花:……

裴盛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语言能力大大的提高,“董爷爷偷着问,奶奶肚子里是男孩儿女孩儿来着。”

苏桐懂了。

农村都有这种说法,说小孩儿言灵。

裴盛接着说了下去,“董爷爷说,只要我说是个女娃,他就把这个女娃给我当媳妇,不要彩礼。”

苏桐:……

王桂花:……

平时没看出来,董建国为了要个闺女,连这种事儿都做的出来。

裴盛朝着苏桐卖乖,“妈妈,我给咱家省钱了。”

苏桐:……

她轻咳一声,“娶媳妇的钱不能省,知道了么?”

裴盛其实也不太知道这是咋回事呢,于是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另一件事儿他是知道的,他指着小闺女,对着王桂花认真开口,“这是我媳妇的话,以后我就不能叫你奶奶了,我妈妈也不能管你叫董婶了,这差辈了。”

苏桐忍不住“噗”一声乐了出来,旁边的刘山花更是忍俊不禁。

王桂花虽然虚弱,但也笑了起来,“行行行,随便叫随便叫,各论各叫,哈哈哈。”

苏桐和刘山花知道王桂花刚生了孩子,需要休息,所以虽然眼前的事儿好玩,但也只是笑了一会儿,就一个抱着裴盛,一个抱着女娃的退了出来,让王桂花睡会儿觉。

这么会儿功夫,村里不少人家都得了信,拎着鸡蛋来董家道喜。

得知董建国终于有了个闺女,更是连连祝贺他。

这也是有原因的。

董建国是后搬到小河村的,老家并不是这里的,他爹妈还在世,另外还有四个兄弟。

是的,四个兄弟,一个姐妹都没有。

然后他那些兄弟,至今也一个女娃没生出来。

连兄弟的儿子结婚,生出来的都是儿子。

饶是这年头重男轻女,也架不住这么生儿子啊,于是几个人家来往通信的内容,都会说几句不知道什么时候董家才能有个女娃。

这次总算是有了。

董建国急匆匆的写了信,让董志帆去镇里邮局寄出去,然后让下面几个儿子收月子礼,自己跑去供销社买东西。

虽然条件不允许他大宴宾朋,但村里这几十户人家,家家都得送喜糖才行!

一家不说给半斤,二两总是要有的吧?

可供销社加起来就二斤,根本不够分的。

董建国还想买麦乳精饼干啥的,可仔细一看,好么,麦乳精都过期了,饼干也就可怜巴巴的那么点儿。

于是他急匆匆的回家就要去县城供销社。

苏桐见状连忙拦下了他,“董叔,我去吧,你在家里招待人。”

又把之前剩下的糖块什么的先拿出来给大家伙分了,“反正我也要去供销社给李主任送货,你就别跟我客气了。”

董建国想想也是,连忙让把早就准备好的票儿和钱都给了苏桐,然后又接过闺女来不撒手了。

今儿不是周末,陈红斌回不了城,张华玲也不能在家,所以苏桐没带鸡蛋,只打算去送抱

枕什么的。

怕裴盛又管人家的娃叫媳妇——害,她可是很了解这里面的门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