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斯坦并不想介入,毕竟温特王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度,他尊重每一个渴望爱情与文学的饶自由。
只有一个人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获得了自由,这样的人才会真正的感到快乐。
如果一个人只是物质得到了满足,而精神却被严厉禁锢的话,那么,他的自由便是打折的自由。
就好像一个男人可以给自己的妻子买最好的包包,买最好吃的食物,但是,却不允许她离开家门半步,也不允许她上网聊,那么,这样的爱情,其实也是不幸福的。
巴利斯坦没有当回事,可是,今的瑟希莉好像突然变得更冷酷了。
这让他心里有种隐隐的不安,但是,这不足以让他撤换掉瑟希莉的职务。
温特王国毕竟是个自由的王国,而自由的前提就是反对国王,所以,在温特王国里,国王巴利斯坦的权利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甚至于要撤换掉瑟希莉职务的权利也需要经过王国议会的表决才校
巴利斯坦从没有轻易的撤换过谁,自然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而影响了瑟希莉的前途。
更不想给王国的子民留下自己是一个刻薄国王的印象,因为温特王国的作家们十分苛刻,他们总是喜欢在国王和贵族们的身上找缺点,一点缺点就极大的夸大,然后进而冷嘲热讽,进行抨击。
而老百姓好像就喜欢看这些文章,因此,国王的一点缺点,也会在民众心里无限扩大。
让得一个原本很宽厚的国王,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好像是一个肚鸡肠的国王一样。
作家们越是抹黑国王,民众们就越爱看,民众们越爱看,作家们就越抹黑,最后,导致民众们对国王都产生了厌恶情绪。
甚至于温特王国内部产生了取消国王和贵族的倡议,他们建议温特王国取消国王和贵族的阶层,所有温特王国的人民都一视同仁,拥有同等的权利。
当然,这种呼声很快遭到了贵族们的集体反对,而反应更加激烈的则是帝国和法兰王国。
帝国干脆将温特王国里提倡人人平等的团体直接定性为叛国者和异教徒,法兰王国将那些提倡自由平权的团体定义为非法组织,严禁他们进入法兰王国境内,反倒是温特王国的处理相对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