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万春街 小麦s 2667 字 8个月前

景生捉住她的手压到台面上:“覅乱动。”

两人面面相觑,时间静止了两秒。斯江发现自己可耻地魂飞天外了。

景生立刻松开斯江的手,低头收拾餐盘里的包装。

斯江僵僵地收回手,不自觉地搁在自己膝盖上捻了捻手指,寡人有疾,重疾了。

对面景生突然说:“要带上斯南斯好吃这个,最好叫上赵佑宁一起。”

“欸?”

“他还欠我们一顿饭,”景生想了想,“不过这次佑宁回上海,估计会很惨。陈扒皮肯定不会放过敲竹杠的机会。”

千里之外的陈斯南在电影院里连打了三个喷嚏。

两人下午两点多进的颐和园,少年人体力好,走三四个小时也没觉得累。斯江懊恼没来得及做功课,关键时候想不出多少古诗词来应和,对着昆明湖只想起来一句“澄波十顷开妆镜,琼林又逢花事。”

跑了许多景点后,斯江能理解北京人哪儿来的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底气,一朝一代累积下来的,这山这水这千折明廊这湖山叠翠,长城、太庙、故宫、九门,就连胡同名路名桥名,都是历史的沉淀,来去过多少五湖四海的人,聚集过多少抛头颅洒热血的国士,见过多少兴亡更迭血流成河,皇城根儿下的老百姓所见所闻都是最鲜热的,很难不参与进去,但北京人的参与按斯江从历史书上的理解来看,是很虚幻的,只存在于街头巷尾的议论点评中,无论是推进历史还是改变历史,都没北京人什么事,这倒也符合中国历史的规律。倒是在北大校园里才感受得到真正的参与度。

大舅舅说过,敢闹革命的都是年轻人,因为无家无业只有一腔热血。他们当年敢闹停昆明铁路,敢闹到国家副主席面前,是因为热血洒完了,只能豁出去不要命。

景生在长廊上一边数柱子看彩画,一边听斯江的文艺感想。他喜欢听斯江说这些,看着她眼睛闪闪发亮,她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虽然他对其他人并不了解。

“记得吗?你高二的时候看过朱光潜的书后,语文课演讲了《中国美学之殇》,讲得挺好的,但是挨批了。”景生笑着问。

斯江咯咯笑着点头:“是的是的,演讲前我觉得自己那篇稿子写得可好了,真的,我去图书馆查了好多资料,还用了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做例子,结果被高老师批得一文不值,气死我了,都自我怀疑了。”

“你是写得特别好,他大概觉得被冒犯到了,可能你说的全民审美的堕落,他觉得也包括他吧,”景生想起高老师每年秋冬一成不变的细格子假领子,又笑了起来,“你们班那个郁平,跳出来说他根本没听懂你说什么,给你打那么低的分就证明了你的论点完全没错,不懂美甚至害怕美。”

斯江笑弯了眼,突然顿了顿:“咦,阿哥你怎么知道的?我回家告诉你的?我怎么不记得啊,丢脸的事我一般不会说——”

景生拍了拍柱子:“刚才数到多少了?一歇就忘了,糟糕。”

“你别顾左右而言他,你怎么知道的啊?谁告诉你的?张乐怡还是曾昕?”斯江扯着景生的衬衫不让他走。

“好像那天去区里参加个比赛,回来的时候顺路看了一眼。”景生被她拽得退了两步,不得已招了一半。

“顺路?”斯江不由得多想了,怎么可能顺路呢,没等她接着追问,景生已经接着数下去了:“499,500,501……”

昆明湖日落是肯定要等的,东岸铜牛附近站满了游客,不少人穿着卡其色的摄影马甲,举着大炮左右游弋。

景生和斯江沿着湖走到没什么人的地方才坐了下来,等着看夕阳无限好。

“我前几天还梦到自己掉进昆明湖里,顶着一头水草被你捞起来,现在想想不对,应该顶个荷叶或者荷花上来。”斯江轻哂。

景生看着她笑:“哪吒?”

“什么哪吒!”斯江给了他一肘锤。

“小时候拷浜你倒是真的摔进河里过,不过没荷花。”景生揶揄了斯江一句。

斯江又给他一记肘锤:“你故意推我的你还说!活该你被乌龟咬。”

“咬得真的挺疼的,小时候要面子只好不吭气,”景生伸出手指,“看,还有印子呢。”

“那个龟头都缩进去了,还拼命咬着你不放,又好笑又吓人。”斯江莞尔。

景生一怔,干咳了一声勉强忍住笑,轻声说:“是甲鱼,不是乌龟。”

斯江呆了呆,居然秒懂了自己的口误,立刻臊红了脸。好在景生咔嚓一声,又掰开了一个苹果,递给她一半。

晚风轻拂,万千金鳞荡漾开,夕阳缓缓滑过十七孔桥和南湖岛,往西山下坠去。

“古代皇帝可真会享受,”斯江轻叹,“要我是皇帝,肯定不乐意住紫禁城,太压抑了,这儿多美啊。”

“你要是皇帝,肯定急死太监。”景生漫声道。

“为什么?”

“你这个皇帝一天到晚只想着学习和工作,后宫六院生不出孩子,江山无人继承,啧啧啧。”景生学着北武和斯江的口气,“十八岁了,可以谈恋爱了。不谈,读完大学再说。”

斯江咯咯笑:“还说我?那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