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让他选,压根就没给他第二条路走。不,给了,只是这个给,却是让他在自动主动投诚与被打服之后投诚中间选,简直鸡贼。

张杨嘀嘀咕咕心里把曹操骂了个祖宗十八代。回过神来,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他确实打不过吕布。

艹,张杨又暗骂了一句。

“郎君?可是出了什么问题?”张杨一句话没说完,突然变脸,把旁边的妻子吓了一跳。

“没事没事,就是突然想通点事情。”见自己动静太大,张杨赶紧安抚老妻,只是在妻子熟睡后到底还是有些意难平。

两日后,吕布如约再次登门,张杨虽然已经决定了投诚曹操,却还是逮着吕布狠狠灌了一通酒,以发泄心中的郁愤。

发泄的差不多了,张杨才道,“跟我说说曹营的事。”

吕布提起酒坛灌下一大口酒,点点头,“曹营那边其实很简单,大家各司其职……主公量才是举,只要你有本事,就不愁得不到重用……当然相应的,你也需要遵守一些规则……”

“比如?”

“比如少掺和天子之事……”一旦掺和到这事里就没好结果,看看现在伏家、董家是什么下场就知道了。

张杨点头,如今这种情况,各人自扫门前雪都来不及,谁还顾得上别人?只是与此同时,心里又不乏伤感。他们曾经都是大汉子民,如今眼看着大汉四百多年基业就要毁在他们这一代人手里,要说心里没有一点难过是不可能的。

可是难过又怎么样呢?说到底人都是自私的,真正大厦将倾时,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为一个王朝覆灭慷慨赴死,还是带着合家老小一起慷慨赴死,说到底大家都只是普通人罢了……

张杨的投诚在曹操预料之中,不过,事情能这么顺利解决却在曹操意料之外,“此事,奉先当记首功”,若非吕布,他们跟张杨必有一战。即便最后能拿下河内,留给他们的怕也是一个残破不堪的河内,与关中无异。

李傕死后,接手关中,为了尽快让关中恢复成真正的粮仓,曹操可是头发都愁白了好几根。若是再来一个河内,他估计得头秃。

好在,吕布给力。

接下来,就看袁绍什么时候举兵南下了。

“主公,袁本初若倾兵南下,精兵至少可以达到十万,而我军,除了各处镇守的兵马,能调动的兵马大概只在三四万之间。”

粮草倒是不用担心,这几年兖州、豫州、徐州部分地区都是丰年,即便是需要支援关中,依然足以支应大规模战事,可人数上的劣势……

“要不,再让下面招募些新兵?”趁现在双方还没打起来,练练,应该也能练出一批人马。

曹操摇头,“招募新兵是一个法子,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就算我们紧急间再招募一两万人,跟对方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若要再多招,民间的劳力就会有问题,来年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得不偿失。且新兵短期内也很难成气候,一个不慎就会出现溃兵,影响整体士气。

与其如此,倒不如好好研究研究对战策略,看看怎么能以最少的兵力,扛住对方南下。

郭嘉、荀彧、荀攸几人点头,“以嘉之见,我军兵少,黄河千里可渡之处又太多,若一一分兵把守,恐被人各个击破,不若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

这个观点,曹操也赞同,只是要重点防守哪些地方,放弃哪些地方需要好好商议,绝对不能出一丝纰漏,另外主战场放到哪里,如何引对方入局也是个大问题。

“主公觉得官渡这个地方做主战场如何?”荀攸突然开口。

“官渡?”曹操在桌案上的舆图上找到官渡这个地方。

荀攸点头,“这里地处鸿沟下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东、北屏障,袁绍要夺许昌,此乃必争之地。引袁本初到这里不难。这里距离许昌近,地势上也与我军有利……”

“不妥,距离许昌太近了”荀彧摇头。虽说韩信当年背水一战,最终取得胜利,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韩信,一旦战事打到官渡,一个弄不好,曹操这边整个都会哗变。除非逼不得已,绝对不能将主战场放到这里。

曹操也不是很赞同,不过官渡这个地方派大军固守确实很必要,因为这里是袁绍南下夺取许昌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连几个月,曹操早出晚归,丁敏几乎见不到人。

虽然如今四下无战事,战争的阴云却一直笼罩着许昌。丁敏作为一个后宅妇人都能感觉到许昌气氛的紧张。

“听说冀州袁绍这几个月一直在兖州、豫州到处收买人……”丁小妹难得跟丁敏咬耳朵。

“收买人?”难怪曹操这段时间那么忙?敢情是处理这些事情去了?

丁小妹点头,“我听我家小子说,叫什么给大家打前站。”

“被收买的人多吗?”

“听说是不少,就连荆州刘表都被买通了,要相应那袁绍号召要攻打咱们呢。还有宫里近来好像也不太太平……”之前伏家、董家覆灭有些人还是没有长教训,一有机会就上蹿下跳,“阿姐,你说那些子人是怎么想的?好好的日子不过,见天净整些幺蛾子,还有那袁绍,就真的那么大号召力?”那么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