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已经被曹操任命为护卫长的典韦都想请战……
“那你想好了带谁去吗?”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之后这天是一天冷过一天,丁敏给曹操身上披了一件外套,这才转头看向盯着远处的曹操。
曹操回过神来,拢了拢衣服转身,“差不多定了,吕布、张辽、高顺、赵猛、典韦他们我准备都带上,还有几个我比较看好的……子廉我也准备带上。家里,我准备把元让(夏侯惇)调回来。”
“那他原本手里的活?”
“交由妙才(夏侯渊)一起总管”至于会不会管不过来,曹操并不担心,夏侯渊手下并不缺人。再说还有曹仁在呢,两人相互照应,够了。“还有奉孝,这次也让他回来。”东征还要他帮着出谋划策。
丁敏闻言点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放心吧”曹操拍拍丁敏肩膀,“现在我手里武将不缺,只是各人具体要怎么用,我还要再观察观察”
这次东征徐州,除了抢地盘,另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再好好观察观察他的这些手下,谁能用,谁能大用,都得再好好看看。这样接下来再有用人的时候,他也心里有数。
丁敏颔首,收服了并州一系后,曹操手里的武将确实是不怎么缺了,但是文臣,就啧啧了……
“要不,再发一次招贤令招募点文士?”之前发的,看着效果还挺不错的。
“再等等吧,等拿下了彭城、下邳再说。”提到文士,曹操叹了口气,这就是家世差别。袁家有四世三公的名头,不管是袁绍还是袁术,随便招招手,大把的门生故吏上门投效;而他们曹家这边,却因为出身,好些要面子、一根筋的士人甚至耻与之为伍……
想想都让人心酸,“等徐州的事情了了,我也要在兖州办个学校”仿照丁敏办的女学,他也办一个,不就是识字会写公文的文士吗?没有,他自己培养。
“那当然好”从根本是解决问题,丁敏点头,走到桌边提起茶壶给自己跟曹操倒了杯水,放在唇边一口一口呷着。“只是这夫子怕是你得好好想想”
毕竟他这是要培养出来做官的,不比丁敏办的女校。“不过办好了绝对是一件好事,到时候不仅文士的问题解决了,还可以找一些懂得带兵打仗的将军也去给他们上课,再培养一些军事人才出来……”
“还可以这样?”曹操眼前一亮,脑海中快速推演着,如果真如丁敏所言,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无疑,结果会是美好的,唯一让人遗憾的是,事情得一件一件办,他现在先得想办法把徐州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