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若兄,有没有去曹营看看的想法?”

荀谌愣了一下,“奉孝对曹操有兴趣?”

“想了解一下。”郭嘉端了酒在唇边细品。

荀谌点点头,“去看看也好。我跟曹操没怎么接触过,对曹操这人不太了解。不过文若、公达来信中对曹操颇多溢美之词,想来这人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且曹操求贤若渴,奉孝去了,定能得到重用。”

郭嘉摇头,端起酒盏一饮而尽,他这人出身虽然不怎么样,性子却有点傲。他看不上的人是绝对不会奉其为主的,所以曹操能不能让他留下,还不好说。不过从他听来的曹操做的那些事情,他对曹操还是有些好感的。或许曹操就是他要寻觅的明主也说不定。

几日后,郭家辞别堂兄郭图,又跟荀谌告辞,从荀谌这得了一份推荐信,就离开了冀州邺城。

说来也是巧了,郭嘉到达泰山郡这天,正好撞上曹昂成亲。

一州长官家的长公子成亲,在地方上算是了不得的大事了,说是举城欢庆也不为过。

“掌柜的?这是哪家在办喜事?”因为人太多,进城后,郭嘉在大街上挤了半天才找到一家酒楼,进去要了两坛好酒。

“是曹州牧家,曹州牧家的长公子迎娶颍川荀氏女……”老板一边伸头往外面看热闹,一边跟郭嘉聊天,一心二用一点也不耽搁,面上还带着乐呵呵的笑。

“曹州牧?”郭嘉状似惊讶的看向掌柜的,“颍川刺史不是刘岱吗?怎么又来了个什么曹州牧?这曹州牧又是何人?还烦掌柜的给我分说分说?”

这个时代消息传播慢,虽然刘岱已经死了几个月了,掌柜的却对郭嘉的‘孤陋寡闻’丝毫不以为意,很爽快的给郭嘉科普起了新州牧曹操。“说起咱们这个曹州牧那也是一方人杰……”掌柜的不愧是做生意的,口才相当好,跟说书似的把曹操到泰山郡以来的一系列举措讲的那是明明白白,而且过程跌宕起伏宛很有节奏感。

“听掌柜的这么一说,这个曹州牧人还挺不错的?”郭嘉给掌柜的倒了一盏酒,邀请掌柜的坐下,继续问。

掌柜的说的高兴了,也没推辞,“那是肯定的,比以前那个不管事的刘刺史好太多了。别的不说,自打这曹州牧来了,那泰山贼就再没到咱这捣乱过了。而且去年冬天,为了大家伙不饿死,曹州牧可是做了不少事。这乱世能遇到这样一个州牧,可是咱老百姓的福气。”

“对对对,自打这曹州牧来了咱们这,咱们得日子确实好过多了。”旁边有人听到掌柜的话,纷纷跟着附和。

郭嘉面上感激,心下暗忖,看来曹操还挺得民心的。

正思量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原来是迎亲的队伍过来了。

因为荀家离这太远,新娘子是接到这儿之后,从荀彧住的地方出嫁的,绕一圈正好从酒楼前过。

呼啦啦,酒楼里所有人都往窗边、门口挤,郭嘉也不免俗的跟着人群站到了窗前往下看。

只见一身着玄衣的十六七岁少年郎,正意气风发的骑在马上,脸上挂着和煦的笑,正抱拳冲边上众人拱手。

身后还跟着几个少年郎,都是差不多大年纪,隐隐将玄衣少年郎护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