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十一章

这里带一些回去就能节省一点钱,积少成多,积沙成塔,日积月累下来也能节省下一笔不少的数目了。

在路上赵巧娘松了一口气,昨天虽然忙得团团转,今天要顶着露水起来就着月光走山路回公社,再辗转回城,不过她婆婆没有骂她,这一关就算过了。

俞向安看着月光下有些恐怖的山林:“……”

怪不得俞青山和俞向海会带上防身的东西出发,这看上去实在有点恐怖。

要是突然从里面蹦出什么野生动物,一点也不奇怪。

开心是开心,有一个包裹是她的,说是她同事要的,实际上这些都会进到她的口袋,以后她的食谱要能更丰富一些了。

不过这种经历……真的挺考验人的承受能力的。

俞青山自然发现了俞向安的紧张,笑了笑:“你别担心,这条路我熟,闭着眼睛走都不会走错,不会发生什么意外的,去到公社也不远。”

他们要走去公社,然后蹭车回县城。

对方这么早就要出车,他们只能配合,总不能耽误人家的事。

今天月光很亮,一路上都没被石子绊倒过,在公社厂里等了小半个小时,成功蹭上了车。

在后车厢里,叶七佳怀里抱着呼呼大睡的俞明杰,想到了自己的婚礼。

她当初嫁过来,俞家是出了一台自行车,她嫁过来的时候没有带着自行车,不过陪嫁了一台缝纫机,价值差不多。

她没有带自行车回来,是因为自行车她爸用的上,而他们都在附近是用不上的。

再加上除了这个之外,俞家还提供了房子,让她管家。

怪不得她妈总是说她嫁到了个好人家。

偶尔俞家这边的亲戚需要她帮忙,她也没什么,比如这次买水壶那钱都是公公出的,他们小两口就出了那个毛巾的钱。

这办喜事,多少年才一次?

叶七佳这笔账还是会算的。

俞向海同样有些唏嘘,转眼,他堂弟也娶媳妇了,现在回想起来,他娶媳妇的时候还像是在昨天。

他觉得他媳妇很好,不是没有人在他耳边说些有的没的,他从来不放在心上。

虽然

是因为自己媳妇弟弟年纪太小了还要好些年,不过她丈母娘的身体也不至于差到完全不能上班,而且要是真的到那个地步,要是不愿意给女儿的话,转手卖出去,那可能得不少钱,这个工作,虽然是要贴补娘家,但是对比一下两个小舅子的年纪,其实也不会太长,等以后这个工作还不是给他们的孩子。

而且她贴补娘家在婚前就说好了,他当时就觉得没问题,现在不觉得有问题,夫妻两个互相体谅,日子自然过得和和美美。

他们说闲话,就是嫉妒他们小日子过的好呢,希望堂弟和他媳妇也能过上相知相得的好日子。

另一头,也早早起来的杨慧丽把屋里屋外都收拾好,刚坐下,就想起来小安说的事情,去找她两个哥哥,他们也要准备回去了。

听到杨慧丽说了这事儿,她两个哥哥自然没有不答应的,而且他们还收到了俞向安给杨慧丽的钱,算一下,这价格可比他们卖去收购站划算,他们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她要多少?”

要是要的量大的话,他们家不够,跟别人一说很快就能凑齐,他们那边种的粮食少,山货在他们的饮食中占了不少的比例。

他们有不少人都很愿意把这些换成钱,然后再买正经的粮食填饱肚子的。

于是俞向安就有了一个稳定又可靠的山货供货处。

俞满昌结婚了,俞青山就惦记起了自己二儿子,他可比满昌要大啊,今年都二十二岁了,他的终身大事怎么样了?

恰好,过两天收到了俞向晏的来信,俞青山看了,心情复杂的长叹了一口气。

老二从初中就对人家上心了,他开窍得早,性子犟,轻易不会改变主意,本来他是不乐意继续往上念的,他跟老大一样念不下书,但是为了跟自己的意中人多相处一段时间,硬是念上了高中,后来因为对方家里出了变故,爸爸下放,妈改嫁,还要下乡去当知青,他求着他,他就去走了些关系,给他和他的女同学安排到同一个地方下乡,就是为了能够就近照顾。

现在也下乡两年了,俗话说得好,烈女怕缠郎,他儿子做到这地步,终于打动了女方,也士顺理成章,就是这实在让他这个当爸爸的心情复

杂。

以前是他们家高攀不上,现在这情况,没什么好好说,但是有什么,或许她就会牵连到他。

但是他是不会回头的,现在他们都要成家了。

这是他自己选的路,他这当爸的还能怎么样,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管怎么着,也得给他们准备东西,这可是人生大事,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了。

俞向晏下乡的地方距离他们这里不是太远,虽然是隔壁省,不过从他们县城的火车站坐五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再转两趟车,就能到。

这比老四下乡的地方要远半天。

当初如果不是没办法,他更想让他们下乡道老家的红星生产大队里去,有爷爷大伯他们照顾,完全不用担心。

只可惜他认识的人太少了,没办法操作。

现在只能寄一些东西过去,要去那边至少要两天假,要是火车晚点,就需要三天,但是现在的情况,晚点是很常见的。

他们这个月已经不能请假了。

俞青山开始盘算起家底来。

刚刚给俞满昌送礼出了一笔钱,家里还有八十块,他打算预支点工钱,凑够一百给他。

本来家底不止这个的,他级别高,一个月就能拿四十多,还会有额外的奖金津贴,但是因着爸的病,家底都耗进去了,这八十块,还是刚攒下来的。

幸好之前多少还存了一些东西。

老大结婚的时候家里出了房子自行车,另外还有三十块的彩礼,老二结婚房子是没有了,自行车也没有,自然钱这方面要补偿一些。

没道理老大老二结婚差那么多。

知道俞向晏要成家了,俞向海和俞向安也决定出自己的一份心意,俞向海的路子不宽广,不过叶七佳在供销社上班,能够拿到不少的好东西,他们就准备了足够做两身新衣服的布。

这是个大手笔了。

二十多块钱就这么砸下去了。

俞向安准备的是吃的,自制黄豆酱、自制水果罐头,用水果罐头的瓶子洗干净,消好毒之后再放进去的,这样自制的水果罐头味道不差,保质期没那么长,不过也足够了。

还准备了一些比较贴心的小玩意,比如说女孩子用的红色发夹发绳,还有雪花膏等等,另外送了一对红色大花枕套。

加上秦家的、老家爷爷大伯的,这个包裹看上去贴别壮观。

俞向晏是算着时间的,差不多了就去邮局问问,跟他计算的日子差了一天,就领到了他的包裹,满满当当的。

这邮费都不是一笔小钱。

看着他扛着大包小包的回来,大队里其他人看到都上来道喜了。

大家都知道了,他们两个要成家了,为此他们特意在知青点外面选了一块地,申请建房子,现在房子已经建好了,就等着主人住进去了。

他们对俞向晏这个知青还是觉得不错的,这个知青踏实,模样也长得周正,还有着一手做菜的本事,自他来了之后,露了一手,他们这附近,哪家要办什么大事儿都要请他去掌勺。

虽然没有几个会给钱,但是会给东西,饭菜那是肯定有的,另外有的送米送面,有的送鸡蛋,哪一回都空不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