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二人都是接受了现代教育具备现代人文思维,真要让他们按照这个时代的惯例来处理这些人的话,还真有点降低了逼格。
因为按例,如杨广的嫔妃和女儿,要么是就是收入后宫(肯定是黄小刚的后宫),要么就是流放、赐死或者作为赏赐拿来赏给有功之臣,而宇文化及等人估计也就是一个死罪难逃,至于杨桐还有什么杨氏宗人,也肯定是要画地为牢圈禁到死。
可是,真要如此处理的话,岂不是把舅侄俩的逼格给拉低了?
所以,不论是放了嫔妃帝女们自由,还是免了宇文化及等人的死罪,以及给杨氏族人一条生路,这些都是为了显示二人的逼格不同,甚至还想着说不定能把这事记在史书里。
便也说黄小刚耐着性子,又对萧太后和南阳公主好言抚慰了一番之后,也才借故诸事繁忙请辞要走,可那知道刚起身走到门口,就听见萧太后语气一变道:“还请监军留步!”
黄小刚扭头来看时,也才见着在他转身之际,南阳公主不知又从何处弄了一个小小的锦盒出来抱在怀中,就听萧太后道:“老身今日本欲以此物,与监军做个交易,如今看来已是无用,不如就此献与监军作罢!”
黄小刚听得一怔,心说不知是什么了不得的物件,但还是摆手道:“不必如此,若是随身之物,二位大可保留。”
萧太后却是不为所动,但见她慢慢打开锦盒,从中取出了一方小小印玺来,展示与黄小刚道:“不知监军可识得此物?”
黄小刚定睛一看,倒也瞧清这一枚虎钮印玺,通体呈现为淡淡奶色,大小约有小儿拳头一般,在钮上还系有一根半尺上的细红索。
黄小刚左看右看,突然脑子一抽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曾经在b站上看过一部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讲的就是有关“传国玉玺”的千古传奇!
而这其中,由于“传国玉玺”在隋末唐初的行踪,虽然黄小刚记得不真切,但却明确记得李渊开国的时候是没有“传国玉玺”的,原因就是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直到后来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带回了萧后和杨政道,也才将玉玺带回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