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来了兴致,又问道:“辽东事,沈先生觉得谁的方略比较靠谱?”
沈敬毫不犹豫地说道:“如果非要选一个人,我选熊廷弼,至少可以守土。”
张问听他话里有话,说道:“听先生之言,我大明只能守,不能攻?”
“非不能攻……”沈敬摇摇头,端坐在椅子上,下半身却丝毫没有动,“守策,道在辽人保家护亲、抵抗侵略;攻策道在何处?建州本为大明之地,伐之为正义,但民心何在,道之不全。若非要攻,牵扯的就不只是兵事了。”
张问年轻,血气方刚,觉得兵家攻略才够王霸,守来守去太憋屈,便不禁问道:“非要用攻策,该如何办?”
沈敬道:“建州之地,如一块硬石头,啃之无味,故士卒不愿亡命以赴,所以攻策缺道。没有道,可以创造道。道有两策,一为利,一为魂。”
张问欠了欠身体,一副求知若渴的样子道:“何为利,何为魂?”
沈敬半眯着眼睛,不紧不慢地说道:“人之趋利,是为人心。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虽然不能登大雅之堂,但不承认也无法,人是趋利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用募兵,以高额奖赏,战必勇。但有两难,一难怎么能投入大量军费?这就牵扯到户部财政和诸多官绅勋贵,绝非易事;二难钱投进去了,如何保证用到刀刃上,这又牵扯到官僚结构和理政效率……”
“……二为魂,为何魂?东周末年,天下争霸,秦军一扫雄霸海内,鞭笞天下统一河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有魂。鞅以耕战之策献秦王,全民尚武,士卒可以因战功进爵,甚至可以与士大夫平起平坐,故武人有魂。观今之大明,七品给事中可以在一二品武官面前横鼻子瞪眼,府兵被层层盘剥,如一群奴隶,魂从何来?故战弱也。集魂比集财更难,前朝戚继光,一生致力武备,尚且无法改变现状,何其难啊。”
张问听罢难,并不发愁,壮志踌躇地说道:“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方向正确,尽力去做,说不定能成功呢?”
沈敬笑道:“如果大人做成这样的事,前朝张居正也无法相比上下,青史用千古名相定论绝无夸大。”
张问与之相谈甚欢,寝食俱废。最后几个人觉得,先集财改观官僚理政效率这样的事比较容易些,什么提高武人地位这些会受到各家学派的攻击,估计刚提出来就会把自己变成妖党。当然,要干事,首先配置党羽,拥有实力才是正途,想当初张居正也是不择手段许以官职利益推行改革,迂腐自视正直是没法干成大事的。
不多久,张问又遇到了好事。本来应该是坏事,就是关于他老婆张盈的事。张问做了大员之后,渐渐引起了大伙的关注,发现他和他老婆张盈是同姓,虽然没有血亲,但是按礼教这样的婚姻是不合法的,理应用杖刑然后离异。但是张盈的妹妹是皇后,谁也不敢太强烈地要求张盈离异变成寡妇,那等于是公然和内宫为敌,但是上书皇帝提出问题是必要的。
朱由校也认为这是个很明显的问题,道理上说不通,但是张盈都已经嫁给张问了,要是强迫他们离异等于是毁了张盈一生的幸福。朱由校说张问有大功于社稷,又是皇亲,赐国姓,这样就和张盈的姓区别开了,并着内阁商议。对待张问不罚反赏。
这个办法确实很牵强,因为赐姓朱只是一种荣誉,并不是平时就真的改姓了,比如前朝的太监郑和,受皇帝宠信,赐国姓,但他的名字还是郑和,不叫朱和。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大臣中立自保,小官奋力弹劾。最后还是由朱由校下旨,赐张问国姓,张问娶了姓张的老婆就不了了之,有文人唾骂张问,不过仅仅是骂而已。
因为张盈是皇后的姐姐,又是命官的正妻,故朱由校赐张问国姓的时候,顺带赐了张盈诰命夫人。赐四品恭人,抹金轴诰命文书,玉箸篆织文,由皇帝亲自下旨南京织染局织造。
由是张问的圣宠达到了众人无法企及的地步,受到了这样的恩赐,张问不站在皇帝那边都困难,东林开始意识到,张问极可能成为皇派。
张问趁机让张盈上书想念妹妹,欲到宫中探望,皇帝恩准,并召张问一同入宫面圣。
他和张盈在午门下轿,正要进宫时,碰到了回京诉职的熊廷弼。张问和熊廷弼便在各自的轿前相互作揖告礼,然后走到一起寒暄。熊廷弼已经到部里交差,皇帝召见,正好和张问一起进去。
现在熊廷弼复辽东巡抚,是正二品封疆大吏,比那时在浙江做学道的时候要高出许多,这时却态度大变。以前张问在浙江拜访熊廷弼时,他的态度有些轻慢,这时却执礼甚恭,十分客气,进门的时候,竟然不顾高低尊卑,谦让张问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