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的店铺与酒肆倒是看见了不少,但行人却少的可怜,供大于求,便是目前襄平城内所面临的现状。
听说,自打父亲上任以来,辽东郡的人口已经翻了一番,可就目前情况来看,还远远不够。
十五万人口,根本不足以支撑未来的战争。
“父亲啊,您可千万再加把劲儿啊,咱们李家的未来就全靠您了。”,李杨是一名望父成龙的好儿子。
胡思乱想之间,马车已缓缓停下。
福伯前来招呼李杨等人下车。
“公子,军营到了。”,说着,福伯为李杨三人掀开了马车的车帘。
李杨三兄弟在王良的搀扶下依次跳下马车。
李虎好似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左瞧瞧右看看,每每看到新鲜物事都要大呼小叫一番。
李杨与韩豹表现得要相对沉稳一些,二人将各自的好奇心藏在了心里,而非是脸上。
“此座军营驻有一千兵马,营将为本县县尉,姓黄,名忠,字汉升。”,福伯为李杨等人一一介绍道。
“谁?”,李杨一惊一乍道。
李杨的表现引来了李虎等人好奇的目光,他们还从未见过李杨如此失态。
李杨没有理会李虎等人诧异的目光,盯着福伯的双眼,一字一顿的问道:“黄什么?”
“黄忠,黄汉升。”,福伯复又说了一遍。
李杨兀自镇定的点点头,心中却是泛起了无尽的波澜。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李杨皱眉想道:“并且还只是一名县尉。”
李杨在前世听过这样一种说法,许多网友说,黄忠年轻时,应该是能够单挑吕布的存在。
若果真如此的话,那么以黄忠的能耐,不说做到一郡之守,起码一个郡尉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带着诸多的疑问与好奇,李杨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父亲的身旁还站着一名负手而立的彪形大汉。
李杨心想:“此人便是黄忠了吧。”
果如李杨所想的那般,李满笑呵呵的指了指李杨三人,对壮汉说道:“汉升,这三个臭小子便是吾那不成器的儿子。”
黄忠闻言看向三人,细细打量一番之后。微微颔首道:“果然虎父无犬子,将军好福气。”,李满乃是辽东郡太守,镇北将军,黄忠在军中任职,是以,黄忠常以将军来称呼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