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四处放火

因为往回跑风险更大。

雷绪麾下的士卒,许多都倒在了前进的路上,或是倒在了护城河上。护城河上浮着一具具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待护城河被填出了可以过去的地方之后,在雷绪的一声令下,扛着梯子的士卒,与刀手便冲了上去。

真正的攻城,便也开始了。

这便是攻城的可怕之处。

关平历次作战,极少有强攻城池的。曹操甚至不敢打那样的新野。

但有的时候,却是不亮剑不行。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西陵,就得拼命。

此刻关家的将军们,便有拼命的勇气,本钱,也有必要。

雷绪与朱然激战一个时辰,没有占上任何便宜,只是填了护城河,为后来的陈兰,邓方做了铺垫,己方弓箭手射杀了对方一些人手而已。

伤亡可能是朱然的三倍,甚至更多。

如果有云梯还有井车就不一样了,伤亡会降低很多。至少云梯车,可以直接架在城墙上,不需要填河。

不久后,雷绪便鸣金收兵了。因为是该陈兰上了。

城池上获胜的朱然以及麾下的士卒,都没有欢呼,经验丰富的他们知道,现在还不是欢呼的时候。

“趁着他们撤退,弓箭手看准时机射杀对方士卒,但却要小心。不要白白浪费箭矢射在盾牌上。”

“其余士卒,加紧喝水,吃点东西。”

朱然刚才擦了剑打算砍人,但没有砍到人,因为极少有关家的士卒登上城墙。朱然反而握弓,射杀了对方一些士卒。

朱然极是冷静,井然有序的指挥着。

“诺。”士卒们齐齐应诺了一声,瞅准时机捡人头的弓箭手,加紧休息的普通士卒。

果然雷绪退兵之后,陈兰便上了,陈兰之后便是邓方,每部激战一个时辰。虽然邓方所部足够精锐,披甲率很高。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卒身披铁甲作战也是不明智的。

城墙太高,爬起来太费劲。死伤太多,也是白白送给对方铁甲。就算是要用铁甲兵攻城,也需要在稳操胜算的时候。

比如说关平进攻潘璋,也是最后一锤定音。

总体来说,朱然守的十分漂亮。陈兰,雷绪,邓方所部士卒的伤亡,乃是朱然军的三四倍之多。

天黑之前,陈兰,雷绪,邓方三人便也鸣金收兵,回去了北方大营修整。

三个人坐在一起商量一阵,觉得这么打也不是办法,那朱然太能守了。粗略一算,起码三倍的伤亡。

根据情报西陵城中足有五千精兵,他们也才一万六七千。打光了,也未必能入城。

太吃亏。

于是三个人便联名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给蒋琬,希望能够固守大营,等待变局。

所谓变局,自然是山越一事了。

顺山城。

这是一座位于西陵西方的小县城,并不是战略要地,当然也没有经济价值。但是占据这座城池,一来是让关家在长江以南,湘水以东有了一座城池作为据点。

二来搜集附近百姓手中的粮食,也是可以充作军粮。

蒋琬率领五千余士卒,哪怕是新兵到达这座城外,也是轻而易举的将城池占据了。

蒋琬来的时候带了一些钱,加上打开县城府库,收拢了不少财帛,便以财帛,购买百姓手中的粮食。

目前是秋收的时候,而且还是丰收,家家户户都有粮食。

蒋琬也下令,不得强行抢夺粮食。

总而言之,让蒋琬率领麾下新兵去打仗不行,但是做这些后勤工作,却是绰绰有余。

蒋琬治军军纪不错,也没有出现扰民的情况。

入城之后,蒋琬在城中选了一座宅邸,作为临时下榻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陈兰,雷绪,邓方三人联名的书信便到达了。

蒋琬坐在书房中,挑灯观看了书信,叹道:“江东人才何其多也。”

周瑜,程普,黄盖,潘璋等等名将数都数不清。朱然这样名气不大的人,竟然也将西陵城守的固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