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Chapter100 暴富之后

“没问题。”

老金森一口答应。“你们是找对人了,整条街上我的照像技术是数一数二。”

那是当然,老金森是照相馆的照像师。

不多时,歇洛克从楼上取来照相机与略微笨重的闪光照明设备。

老金森稍稍摆弄就熟悉了,又架好闪光设备,示意两人可以随意摆造型。

‘咔嘭!’’咔嘭!’‘咔嘭!’

一张、两张、三张,有分别站在雪人两侧,有从雪人背后扶着其肩膀,有席地而坐在雪人前方……

一卷十二张胶片,全都拍完才结束。

金森很满足地收手,将照相机交给凯尔西。“感谢胶卷的发明,结束了以前扛着感光湿片箱的日子。需要我冲印吗?”

“谢谢,不必麻烦了。照相馆要到元旦后再开业,我能想其他办法。”

凯尔西再次感谢老金森,也感谢历史的偏差性,让胶卷的发明时间与她曾经的世界不同。

三年前由发明于东方大陆的胶卷,已经传向世界各地。

尽管拥有照相机的人并不多,但有财力的人都选择将照相机更新换代,换成了便于携带的新款。

送走了老金森。

凯尔西拿着照相机,歇洛克提起闪光设备。

凯尔西笑着轻轻拍了拍照相机,“我会去学校冲印,你元旦后回来拿。明年见。”

“好,那就明年见。”

歇洛克本来还想多加一两句祝福,但又作罢,不希望引起奇怪的气运变化。

两人在雪人边分别。

各自回家,第一件事都是清洗双手,擦干净后打开收到的礼物。

出奇一致,两人送给对方的都是一副小羊皮手套。

翌日。

雪,没有停。

从上周起,大学各院就已陆续放假。

也亏凯尔西有实验室钥匙,趁着实验楼未全封闭,将照片先印了出来。

今天她拎的手提箱稍大,不只用来装照相机与相片,还有一些圣诞礼物。

主要不能忘了下午去找导师爱格伯特,而黄昏时分在去俱乐部将糖果礼盒送给迈克罗夫特。

校园冷冷清清,爱格伯特的办公室竟也如此。

凯尔西进入后有些诧异,书架居然被腾空了,而办公桌上的照片摆件也都不见了。

“是不是有点意外?”

爱格伯特示意凯尔西坐,很明显远非互赠礼物说几句祝福的架势。“其实收到消息,我也有些意外,但还是深思熟虑做出了决定。”

十年前,美国结束了南北战争。

这些年陆续有大学或高等学院建立。

爱格伯特说起一年半前在纽约市创立了兰斯特大学,它与伦敦大学建立了互助合作关系。

“兰斯特校长希望我能去支援几年,帮忙带一带经济学院。”

爱格伯特早有耳闻相关消息,但最初他拒绝并推荐了另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谁想到那位上个月重病一场,必须静养一两年,不宜长途跋涉更不宜劳累过度。

爱格伯特考量再三同意了,等过了圣诞冬假就去纽约。

他能说走就走,但带的学生就不一样。关系不够近亲的,直接分配给别的教授。关系好些的,要是想和他一起去美国也行,学位算两校双份,用为此不忧心。

19世纪中后期,各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不同,但以科学而非神学为中心的教育都在摸索发展中。

其中有些学校是凯尔西上辈子耳熟能详的。

也有另一些比如兰斯特大学,比如东方大陆的几所学校,是这个世界独有的。

不论哪一种情况,能参与到大学学院的初创建立期,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经历。

爱格伯特正提起此事,“班纳特,我知道你有提前毕业的打算,但一直没有聊过你将来的事业规划。

哦!你的教授知道那恐怕与经济学无关,但又是什么呢?只是成为一个神探吗?”

凯尔西微微点头,却又不只于此。

就听爱格伯特说,“由己及人,我希望建立一套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为世人认可。当今世界范围内尚未创立侦查学专业,所以我大胆猜测你也会想要普及一套规范的刑事调查标准。

如果我猜得对,那建议你不妨去纽约帮我搭把手。趁着年轻,多去外面闯一闯。”

“教授,您说得对。”

凯尔西知道提出较为完整的侦查理论体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过人的名望、相辅相成的大环境,也要有广泛的人脉。那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希望能在中年完成。